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知识资料科研成果基于单片机的自组织网络中的互同步算法研究 正文
基于单片机的自组织网络中的互同步算法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自组织网络中的互同步算法研究

点击数:792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4:3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科研成果

    该段程序中首先进行采样,获得当前的光照(light)值,如果其大于预设的环境光照常量(ENV_LIGHT),则认为外界光照太强,此时节点之间已经无法进行有效地相互感应,出现异常。这里将节点延时一段时间进入休眠状态,隔一段时间再做检测。考虑到选用的单片机,环境光照常量设为总量程的一半较为合适。如果外界光照对节点的光感应处在正常范围,则再判断当前的光照(light)是否大于前面计算的基础门限值(threshold)。当其值大于此基础值时,表明邻近有节点在闪烁,且该节点晚于邻近节点的闪烁,因此需要对闪烁能力进行快速调整(如Power+=200)。这个增量远远大于常规的闪烁能力积累,执行效果就是将节点下一次开始闪烁时刻大大提前了。
    最后的工作就比较简单了,通过判断闪烁能力是否大于闪烁阈值(FLASH_POWER),当大于时设置发光二极管为开闪烁,当小于时设置为关闪烁。
    程序主体是一个死循环,根据需要还可添加电源管理、中断处理等其他功能模块。文中主要仅论述了两个节点间的互同步实现,但文中所述算法可以不加修改就适用于节点数更多的网络。这正体现了自组织网络的特点:其中功能有限的节点利用局部信息就可达到整个网络的高度协调一致。

     结语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进行自组织网络互同步算法学习的方法,网络同步的效果良好。设计的节点具有简单直观、网络规模扩展灵活的特点,是一个对自组织网络的很好的实体模拟,对于掌握无线传感网或多智能体等需要进行同步的自组织组网技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单片机  网络  科研成果电子知识资料 - 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