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元器件介绍元器件特点及应用四种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 正文
四种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

四种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

点击数:721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0:0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元器件特点及应用

  2.PLA
  
   PLA和PROM -样也是组合型逻辑阵列,与PROM不同的是它的两个逻辑阵列均可编程。PLA的与阵列不是全译码形式,它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只产生函数最简与或式中所需要的与项。因此PLA器件的与阵列规模减小,集成度相对提高。但是,由于PLA只产生函数最简与或式中所需要的与项,因此PLA在编程前必须先进行函数化简。另外,PLA器件需要对两个阵列进行编程,编程难度较大。

  3.PAL
  
  PAL是与阵列可编程、或阵列固定的PLD器件,这种器件的每个输出端是若干个乘积项之或,其中乘积项的数目固定。通常PAL的乘积项数允许达到8个,而一般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式中仅需要完成3—4个乘积项或运算。因此,PAL的这种阵列结构很容易满足大多数逻辑函数的设计要求。PAL有几种固定的输出结构,如专用输出结构、可编程I/O结构、带反馈的寄存器输出结构以及异或型输出结构等。一定的输出结构只能实现一定类型的逻辑函数,其通用性较差。

  4、GAL
  
  GAL器件的阵列结构与PAL相同,都是采用与阵列可编程而或阵列固定的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输出结构不同。PAL的输出结构是固定的,一种结构对应一种类型芯片。如果系统中需要几种不同的输出形式,就必须选择多种芯片来实现。GAL器件的每个输出端都集成有一个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Out LogIC Macro Cell)。输出逻辑宏单元是可编程的,通过编程可以决定该电路是完成组合逻辑还是时序逻辑,是否需要产生反馈信号,并能实现输出使能控制以及输出极性选择等。因此GAL器件通过对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的编程可以实现PAL的各种输出结构,使芯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元器件特点及应用元器件介绍 - 元器件特点及应用

《四种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