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确定模锻工步 正文
确定模锻工步

确定模锻工步

点击数:738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确定模锻工步  与确定的工艺方案一致  模膛—制坯模膛—拔长、滚压、弯曲、切断      模锻模膛—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  1)       制坯模膛  作用:(1)使坯料形状和尺寸接近锻件(为预锻和终锻做准备)  (2)清除坯料表面的金属氧化皮  a、         拔长模膛:减少某部分横截面,以增加其长度,            闭式、开式,一般设在锻模边缘,需翻转。  b、         滚压模膛:减少某部分横截面,以增加另一部分横截面,  使金属按锻件形状分布。  开式:横截面相差不大     —— 操作时不需翻转  闭式:最大、最小横截面相差大  c、弯曲模膛:需弯曲的杆类件,用弯曲模膛来弯曲坯料,转90°放入模膛 成型。  d、切断模膛:它是在上、下模的角组成的一对刀口,单件时用来切下锻件或切下钳口;多件时,用它分离单件。  除上述模膛外,还有镦粗、压扁等制坯模膛。  2)模锻模膛  (1)   预锻模膛  1)         使坯料变形到接近于锻件的形状、尺寸,使金属易于充满终锻模膛。  2)         减少对终锻模膛的磨损,提高锻模寿命。  Δ与终锻模膛区别:斜度和圆角大,没有飞边槽。  Δ形状简单、小批量、可不用锻模。  (2)   终锻模膛:使坯料变形成锻件图上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精度。  ※       (a)因热胀冷缩,终锻模膛尺寸要比锻件尺寸放大一个收缩量。  (b)模膛四周有飞边槽—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阻力,容纳多余的金属。  (c)对于有通孔件,留有冲孔连皮。  4 计算毛坯质量和尺寸,确定设备吨位  G坯=G锻+G飞+G氧+G连皮  G飞=G锻×(15—25)%  G氧=(G锻+G飞)×(3—4)%  尺寸: 盘类件: 镦粗为主     1.25<H坯/D坯<2.5        长轴类:以拔长为主   L坯=(1.05—1.30)V坯/F坯  =(1.34—1.66)V坯/D2坯  吨位:G= p (kN)   p= k1k2σsF/1000(kN)  k1——变形速度系数2.5—3.5   k2—变形系数与摩擦条件系数  F—包含飞边在内的锻件最大截面  5 锻模设计     模块尺寸、燕尾、起重孔等  6 切边、冲孔模具设计  7 确定加热、冷却和热处理规范  加热:火焰加热、电加热   加热速度依坯料尺寸、成分、组织、性能等制定。  冷却:依具体坯料情况确定。  热处理:改善组织、性能、消除内应力,退火、正火、调质、高温回火等。  8 确定校正、清理  校正变形:终锻模膛、校正模  清理:去毛刺、氧化皮 、切边、冲孔。  精压:压力机上,平面精压、体积精压、提高精度      精度可达:±0.1—0.25mm      粗糙度:Ra=1.6—0.8μm              二 模锻零件结构工艺性    设计模锻件时,应根据模锻特点和工艺要求,使零件结构符合下列原则,以便于模锻生产和降低成本。  1 必须具有合理的分模面(锻件易取出,敷料少,锻模易做)。  2 模锻斜度、圆角  3 非加工面尺寸精度要符合模锻生产工艺,加工面留余量。  4 锻件形状尽量简单对称,各截面差不可太大。  5 尽量避免深孔、多孔。(简化模具制造、提高寿命)  6 若形状复杂,用锻焊结构,减少敷料。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上一篇:胎模锻

《确定模锻工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