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开通用标准
点击数:789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3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采、掘、开通用标准
一、基本要求
1、每个上岗职工必须参加班前会,熟悉情况,明确工作任务,了解注意事项。
2、值班干部、跟班干部、当班班长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任务要交代清楚,安全注意事项要讲明白。
3、上岗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4、所有上岗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5、所有上岗人员班前和班中不得喝酒。
6、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接受入井检查,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7、任何职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二、班前会
1、认真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指示、指令及公司、矿有关文件。
2、认真安排本班的生产作业计划、作业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认真交待当班作业环境的安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掌握当班上岗职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值班干部有权拒绝不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上岗。
4、根据当班工作需要,安排当班所携带的工具、配件、仪器、仪表、材料。
三、班前准备
1、更衣
(1)、按规定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下井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特殊工种人员按该工种要求佩戴。
(2)、下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矿灯和安全帽。
2、携带
(1)、携带好随身作业工具、仪器仪表、少量材料、小型备品备件,保证行走、乘车安全方便。
(2)、佩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绝缘手套等前,要检查是否完好,性能可靠。
(3)、携带刀、斧等锋利工具应套上护套,以防伤己伤人。
(4)、携带各种仪器仪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可靠。
(5)、上班前必须检查上岗证和特殊岗位作业证是否携带齐全。
(6)、检查所接的工作票是否带全。
四、接班(上班)
1、按时到达本岗位规定的接班地点及有特殊规定的位置。
2、询问了解上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备品备件情况、仪器仪表工作情况、作业环境安全情况、供水、供电、供风、供暖及管路装备情况。
3、检查
(1)、检查作业地点作业环境。
(2)、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设施,支护的完好情况。
(3)、检查所接设备的完好情况;井下设备必须检查设备的防爆性能。
(4)、检查仪器仪表的完好情况,并清点数量。
(5)、检查作业地点及规定范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是否超过要求范围。
(6)、查看上班台帐记录。
(7)、需要停电和接地的设备,检查是否停电,接地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8)、需要现场检查的,必须有交班人陪同。
(9)、需要进行空运的设备,必须由交班人员陪同。并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4、问题处理
(1)、交班人员要协同接班人员一起处理检查和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2)、不能立即处理的问题,要立即向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并作好记录。
5、交接人员在交接本上签字。
五、交班
1、清理作业现场,将剩余材料堆放整齐,需要回收的材料、用品按要求回收。
2、使用的仪器、仪表、工具进行清理,并放置在规定位置。
3、设备按要求停运,手把打至零位,停在指定停机位置,进行清扫。
4、需要停水、停电、停风的设备,按要求停水、停电、停风。需要加水、注油的进行加水、注油。
5、向接班人员汇报清当班生产工作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仪器仪表工作情况、作业环境安全情况、工作条件、地质条件变化情况、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情况,各种事故、隐患的处理情况及需当班处理的遗留问题。
6、作好各种记录,并交与接班人员查看。
7、陪同接班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8、协同接班人员对需要进行空运的设备试运行。
9、履行交接手续,在交接本上签字。
六、下班
1、行走执行《通用标准》有关要求。
2、向单位值班人员汇报当班情况。
3、整理、汇集有关记录资料,并交与有关人员保存。
4、使用工具、仪表、仪器交回规定地点存放。
5、劳动保护用品交回规定地点。
七、入井
1、斜井行走
(1)、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2)、在运行猴车的巷道行走时,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注意猴车座椅,以免碰伤。
(3)、在有皮带运行的斜井内行走,要与皮带保持一定距离,并注意皮带上物品滚落伤人。
2、大巷行走
(1)、在巷道行走靠人行道侧行走,不准走道心。
(2)、通过各巷口、风门、弯道时必须“一停、二看、三通过”。
3、在采区巷道行走
(1)、严格认真执行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2)、进入工作面,应尽可能走胶带运输巷,严禁在胶带或溜子上行走,扒乘。横跨时,必须从人行过桥通过。
(3)、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无论何时都不准骑着钢丝绳行走,通过弯道,要走钢丝绳外侧。
(4)、通过弯道、交叉口、风门等时,都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5)、在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4、携带物品行走
(1)、携带长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或电缆线等。
(2)、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行走,要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取得同意后,停车再行人,扛抬行走要协调配合,相互照应,安全抬运。
(3)、携带火工品行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不准逗留。
5、在采掘工作面行走
(1)、在采掘工作面行走时要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严禁在无支护或支护不全的巷道行走、停留和休息。
(2)、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不准在溜子道内行走。
(3)、不准随意跨越胶带、溜子等运输设备,应走行人过桥或打招呼停机后再过,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
(4)、不准随意进入无支护的煤墙旁,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
(5)、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戏耍,也不准钻入采空区作业、休息,更不准在井下睡觉。
(6)、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风,要立即停止工作,按避灾路线撤出。
6、其它井下行走要求
(1)、下井前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道标志等。
(2)、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的结伴而行,不要乱动沿途设备,爱护各类设施。
(3)、通过设有拦车栏、挡车门的地方,打开通过后要随手关闭。
(4)、设有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的巷道,严禁擅自进入。
(5)通过个别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孔卸压,两人以上合作打开风门,等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孔。
(6)、从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时,要先联系在通过。
(7)、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停止行进,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8)、沿途如发现支护设施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失爆,以及有特殊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八、自救互救
1、瓦斯、煤尘爆炸
(1)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和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向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
(2)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3)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烟火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4)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带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5)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区,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6)已无法撤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
2、水灾
(1)透水自救
1)以最快的速度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撤离时要执行“人往高处走”的原则。
2)若透水来势很猛,冲力很大,现场人员要尽力屏住呼吸,用力抓牢管路等迅速撤往安全地点。
3)在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情况下,要迅速带好自救器。
4)、当巷道被水阻隔,无法撤出时,选择地势较高、离井筒、大巷较近的地点暂时躲避。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2)对溺水者的急救
1)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立即送到安全、通风、保暖的地点。
2)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
3) 将溺水者口鼻中的堵塞物(泥水、污物)清除、擦洗干净。
4)对溺水者进行控水。
5)控水后,若溺水者呼吸以停、心跳未停,立即进行俯卧压背式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6)待伤员复苏,有自主呼吸后,将伤员送往医院。
3、火灾
(1)火灾自救
1)发现明火或火灾灾情,立即组织人员,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及火灾程度、蔓延等情况,投入抢救。
2)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迅速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3)如火势不大,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直接将火扑灭;如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
4)如无力扑灭火灾,同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立即安全撤退。
5)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并及时带好自救器。
(2)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1)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2)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它外伤或有害气体中毒。
3)要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伤员因疼痛和发生休克时或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4)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口包裹起来,防止感染。
5)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4、顶板事故
(1)顶板冒落自救
1)发现冒顶预兆,立即进入安全地点避灾。
2)如来不及进入安全地点时,要靠煤壁站立(但应防止片帮),或至木垛处避灾。
3)若冒顶面积较大,处理时间较长,人员被堵时要仰卧休息,减少氧气消耗。有压风管路时,可打开阀门,放气供人呼吸。
4)若冒顶的矸石和煤量不太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有老工人监视顶板,其他人员采取轮流扒的方法进行自救,并间断性敲打金属物,发出求救信号。
(2)顶板埋压人员的急救
1)在有经验的带班干部或老工人指挥下,由外向里进行临时支护,并保证安全退路。
2)采取措施,对冒顶处进行支护。
3)把遇险人员从煤、矸堆中救出。
4)及时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护措施。
5)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5、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4)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时,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5)持续进行人工呼吸,直至伤员呼吸恢复正常后,用单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治疗。
6、对触电人员的急救
(1)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木板等快速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皮鞋等。
(2)如果触电的人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可将其抬到温暖的地方静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防止引发休克或心力衰竭。
(3)如果触电的人呼吸停止而脉搏存在,应使其就地平卧,松解衣扣,打开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4)对心搏停止而呼吸存在的人,应立即作人工胸外按压。
(5)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建立呼吸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6)将灼伤或起泡的皮肤表面保护好。要用干净布料对伤处包扎,防止伤口污染。
九、创伤急救
1、骨折临时固定
(1)上臂骨折。在伤员侧腋窝内垫以棉垫或毛巾,在上臂外侧安放垫衬好的夹板或其它代替物,绑扎后,使关节屈90度,将患肢捆于胸前,再用绷带将其悬吊于胸前。
(2)前臂及手部骨折。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替物,分别置放在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侧,以布带或绷带绑好,再用绷带将其悬吊于胸前。
(3)大腿骨折。用长木板放在患肢及躯干外侧,将髋关节、大腿中段、膝关节、小腿中段、踝关节同时固定。
(4)小腿骨折。以和小腿长度相仿的木夹板两块,自大腿上端至踝关节分别在内外两侧捆绑固定。
(5)骨盆骨折。用衣物或其它软织物将骨盆部包扎住,将伤员两下肢捆绑在一起,膝、踝间加以软垫,曲髋、曲膝,用多人将伤员仰卧平托在木板担架上。
(6)肋骨骨折。以绷带作“∞”形固定,固定时双臂应后伸。
2、止血
(1)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或没有止血带及其它代替物的紧急情况下,用手指把伤口以上的动脉干管压在下面的骨头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止血带止血法:1)左手拿止血带,上端留4—5寸长,手背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的长端。2)右手将止血带在拉长拉紧的状态下,缠绕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衬垫的肢体上,紧紧缠绕2—3匝,止血带之间应并紧,然后再将止血带放在左手中、食指间加紧。
(3)左手中、食指夹住止血带,顺肢体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带下面成环状。
(4)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坚固定。
3、绷带包扎
(1)环形包扎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即成。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
(2)螺旋包扎法。选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将绷带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固定。该法多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部位的包扎。
(3)螺旋反折包扎法。开始先做中螺旋形包扎,待到渐出的地方,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并遮盖前圈的一半或1/3。该法多用于粗细不当的四肢包扎。
(4)“8”字形包扎法。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缠,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该法多用于关节处包扎。
4、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1)让伤者仰面平卧,抬高颈部或下颌,抢救者在疏通呼吸道时,放在伤员前额的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紧伤员鼻孔,一手扳开他的嘴。2)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嘴唇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直到胸部隆起为止。3)吹完气后,立即离开伤员的嘴,并松开他的鼻孔,让其自己呼出气体。约每4秒吹气一次,即14—16次/min,连续反复进行,直到复苏。
(2)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1)使伤员俯卧躺平,头偏向一侧,既不使口鼻贴在地上,又能便于口鼻内的黏液流出,在其腹部放一枕垫。伤员两臂向前伸直,用衣服把他的头稍稍抬起,拉出他的舌头。2)抢救者骑跨跪于伤员两大腿外侧,两手放于伤员下背部,拇指向脊柱,其余四指向外伸展,小指处于肋骨下缘。3)抢救者身体向前倾,借住自身力量压迫伤员胸廓,并且压迫腹部横隔上升,形成呼吸气,使其吐出水和其它分泌物,然后,抢救者身体抬起,两手松开,使伤员胸廓自然张开,形成吸气。4)反复进行,大约14—16次/分,直止伤员复苏,有自主呼吸为止。
5、心脏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方法:
1)使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
2)操作者站在病人一侧,面对伤员,将右手掌之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体中下段,左手交叉重叠于右手背上,肘关节伸直。
3)以操作者身体的重量有节奏地、冲击式地用力,把胸骨下段垂直下压脊柱。
4)当胸骨被压下3—5厘米时,迅速将手腕放松。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按压速率每分钟60—80次。
5)伤员病情稍微稳定后,迅速转移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抢救治疗。
6、伤员搬运
(1)转运伤员要尽量做到轻、稳、快。没有经过初步固定、止血和抢救的伤员,一般不应转运。
(2)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和偏卧位。
(3)一侧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等运送。
(4)对脊柱损伤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运送。严禁让其坐起,站立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5)对颈椎损伤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肩下应垫软枕或衣物,使颈椎呈伸展样(颈下不可垫衣物),两侧用衣物固定,防止颈椎扭转,且忌抬头。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要有一名专人抱持伤员的头部,轻轻地向水平方向牵引,并且固定在中立位,严禁左右转动。
(6)搬运胸、腰椎损伤的伤员时,先把硬板担架放在伤员旁边,由专人照顾患处,另有两三人在操持脊柱伸直位下,同时用力将伤员轻轻推滚到担架上。伤员在硬板担架上取仰卧位,受伤部位垫上衣物,严禁坐位或肩背式搬运。
(7)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随行的救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随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固定是否牢靠,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上下山时,应尽量保持担架平衡,防止伤员从担架上翻滚下来。
(8)运送到井上,应向接管医生详细介绍受伤情况及检查、抢救过程。
7、灭火器使用
(1)操作步骤
1)拔掉保险销,在拔销时注意放松夹角手柄。
2)握住喷头,防止伤及旁人。
3)瞄准火源跟部,距离以不灼伤自己为宜。
4)由近及远地灭火,逐步推进。
(2)泡沫灭火器用于扑救汽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其使用方法是: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
(3)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时拔下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压下压把,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烟扑灭。
本文关键字:通用 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