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常识知识危险环境静电的预防 正文
危险环境静电的预防

危险环境静电的预防

点击数:711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2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常识知识
 危险环境静电的预防 1. 静电的发生须认真理解对策,[ 见 静电的发生例 ]。 2. 爆炸危险环境 2.1 爆炸危险性环境分为:0区、1区、 2区、 10区、  11区。    使用通风吸气装置进行充分通风是最基本的要求。 2.2 在装有危险物品的容器内投料或取样时,先打开排气装置至少3分钟以上,以除去可燃性气体、蒸汽。 2.3 在危险场所区域请关闭手机。 3. 静电发生、静电积累的抑制与防止。 3.1 接地 3.1.1 静电产生须从速释放以防放电成为引火源。机器、容器(桶、石油桶)等金属类都须切实加以接地。(被涂料涂抹以后即使在上面夹夹子也不会有效果,应先以清除) 浮游着静电的金属 ( 例:橡皮管端头安装的金属管)特别危险务必接地。 3.1.2 安装接地线时须事先确认地线有无断线,连接处有无松动脱落。 3.1.3 在投放溶剂、树脂、或搅拌时发觉接地脱落或忘记安装时,须暂停作业静候 5 分钟以后再接地线。不要发觉时马上就接地,以免产生放电火花。 3.1.4 从油罐车上向地槽、桶内灌放溶剂、树脂类时: a. 油罐车到达后,将接地线(油罐附设的及货场设置的)双重连接,再停车10分钟以上。这样就能除去运送途中因颠簸晃动而产生的静电。 b. 油罐车的引擎务必停止。 c. 其它方面的注意事项,按[14]危险物的处理之第4项进行处理。 3.1.5 喷涂油性涂料的手用喷枪本体部分,须安装接地线。 3.1.6 在已装入溶剂、涂料的容器及给料斗的内部等危险环境场所使用金属类的夹具、用具须接地线或戴上导电性手套(如无此类手套则不戴)。 3.1.8 在装入了溶剂、涂料等的缸、给料斗的内部等危险环境场所使用非导体,但又露出一部分金属 的夹具、用具( 20cm2以上 ),须连接接地线,如果已用绝缘物遮蔽则不需安装接地线。                                                                           3.1.9 从外部不能确认是不是金属类的设备、机器内部也须实施接地,并确认是否导通。      如:      a. 过滤器内的金属网;                b. 柜、给料斗等的绞链;                c. 集尘器的滤布的台架及紧固金属件;                d. 搅拌器转轴的轴承部;                e. 台秤的上盘。                f . 特氟隆球阀的开关手柄。 3.1.10   备、机器、地面须经常清扫,保持涂料不粘附以不妨碍接地。 3.2 投料、搅拌、清洗、充填作业时的静电抑制 3.2.1 为抑制由于溶剂而发生的静电,应缓慢地灌入,持续平稳地搅拌, 为防止抽取溶剂、涂料时产生静电,须控制流速,不要超过3m/s以上。处理易带电溶剂,流速控制在1m/s 以下。 通常情况下导电率10-12s/m 以下的溶剂危险性高。 3.2.2 溶剂的挥发性愈大,静电的发生就会急剧增大,故应尽量控制不使挥发。此外,料管的端头应尽量沿罐壁放料。 3.2.3 在往罐、容器、给料斗的内部装入高危险性的溶剂时(易带电的溶剂或引火点低的溶剂),要暂停其它罐     通常引火点未满常温(20℃)的溶剂的危险性很大。 3.2.4 尤其是往缸内装入甲苯、二甲苯等易带电溶剂时,需静置 5 分钟后才能进行作业。 3.2.5 在用溶剂清洗缸时,注意甲苯不可单独使用,因为甲苯易带电,引火点4℃危险性 特别高,可用以下方法提高导电率至10-10s/m 以上。     a.  添加酒精。如:添加10%的丁醇,使导电率为2510-10s/m。     b.  加静电抑止剂。 3.2.6 内壁用溶剂清洗需缓慢地进行;清洗工具(各种刷子)要选择天然材料制成品,避免使用高阻值、静电发生量大的塑料制品。 3.2.7 粉体原料从袋中倒出时,要缓慢不可急速。注意勿使袋中的内袋,即尼龙袋滑入缸中。 3.2.8 在投软质容器包装的原料时,因急速下落会增加静电,需特别注意投料的速度。应通过斜道料斗缓慢投入。 3.2.9 导电率低于 10-10s/m 以下的树脂,如可能应避免使用过滤器直接灌充,从过滤器至容器的管道尽可能平行、加长,以作为缓冲管来排逸静电。 3.3 绝缘物的带电防止 3.3.1 聚四氟乙烯,橡胶类绝缘性高,静电的发生量大,所以应避免在处理溶剂类的场所使用。 3.3.2 软管应使用导电性的,或导电性橡胶软管。 3.3.3 塑料泵因在使用时会产生强烈的静电,所以不可用于输送溶剂等可燃物。 3.3.4 尼龙布,需使用带电防止型。 3.3.5 在剥离尼龙布时,静电压会急剧增大,故不可强力剥离。 3.4 人体的带电防止 3.4.1 人体的电阻为103~105O左右,人体蓄积静电放电会引燃可燃性气体、蒸汽。 3.4.2 在穿着电阻105以上,未满 108的导电橡胶静电安全鞋时,须遵守以下事项:      a. 不可穿两层厚化学纤维的袜子;      b. 鞋底粘附涂料,树脂时,须从速除去或更换鞋子;      c. 勿在鞋内垫用绝缘性高的塑料鞋垫;      d. 不要随意修理或更换鞋底。 3.4.3 地面的涂装,不可用高绝缘性的涂料,需使用静电导电性涂料。 3.4.4 作业地板应根据必要进行洒水,以保持导电性。金属制品的作业地板应经常去除粘附着的颜料、漆、涂料等以保持导电性。此外,在作业地板敷设薄膜、垫子时(翻滚桶所用的除外),应敷设导电性的物品,并加以接地。    (为使静电易于泄漏,作业场的湿度在65%以下时应进行洒水,以保持湿润)。 3.4.5 化学纤维的衣服有发生静电可能 (尼龙、丙烯、维尼纶等),不要在工场内及靠近引火性危险品的地方穿脱。(包括防寒服) 3.4.6 在工厂及实验室穿着连身衣应使用带电防止品。 3.4.7 穿着防寒衣时,应使用带电防止品。 3.5 通风管类及过滤袋的带电防止: 3.5.1 为不使管内壁,粘附粉体、漆类,故须定期进行检查,清扫; 3.5.2 搜集粉尘的过滤袋极易带电,易有静电放电引燃溶剂蒸汽或可燃性粉尘的可能性,故必须注意; 3.5.3 过滤袋的滤布须使用导电性纤维织入型的; 3.5.4 在更换过滤袋的滤布时,在滤布的台架及滤布的紧固夹具等上接地线并进行导通检查; 3.5.5 把大量的粉体从袋中一次投料,易产生燃火能量以上的静电,故如果用人工进行投料时应注意缓慢地进行。 3.6用蓝盘连接的各种管线    当夹在蓝盘中的垫为绝缘物质时,则必须在蓝盘的两端用金属线进行专门的有效跨接,以利静电导除。 3.7喷房的静电对策 3.7.1 喷房地面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消除静电; 3.7.2 在使用时,不要过于靠近被涂物及喷漆容器本体; 3.7.3 在喷漆场不得带入必要以外的金属容器(易成为放电的重要原因) 3.7.4 喷漆枪与压缩空气软管联接处须接地线。 4. 检查 4.1 接地检查     所有的接地线及软管端头金属部 (喷嘴等 ),由所属部门定期(例如每周1次)用万用表进行导通试验,以确认接地线有无断线及松脱,用规定表格记录之后,向安全部门报告。 4.2 静电发生状态的确认    电工部门应对可能会发生静电的部位随时进行静电测定,如有异常,应采取防静电对策。 4.3 接地电阻的测定     各类设备,机器的接地电阻值,由工厂电工人员按照1次/2个月的频率进行定期检测。 5. 静电对策通则 5.1 金属类须全部确实地安装接地线,因被绝缘的金属易成为引火源; 5.2 从通常的作业改变下列的作业条件时,实施静电检测; a.   原料的处理量增大; b.   原料变更(包括新原料采用前); c.   原料袋的形状及材质的变更; d.   采用尼纶布等绝缘物时; e.   由机械运转改为人工操作时; f.   变更生产设备或新置设备时; 5.3 静电的对策 a.   极易集聚静电的浮游金属,      对策:接地线; b.   液体的流速控制,              对策:1m/s; c.   不产生飞沫                    对策:沿着内壁; d.   禁止投入高带电体              对策:提前检测,查阅安全技术资料; e.   由过滤器发生的异常            对策:避免在过滤器后(下)直接充填; f.   注意气泡、水滴的混入和吹入。 6. 有关静电的安全目标     导体的带电压               <300V     不导体的带电压             <5KV     作业地面的泄漏电阻         <108Ω     带电防止薄膜               <1011Ω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

上一篇:静电接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