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9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6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b 推焦操作
推焦一般注意事项:
1、每次推焦打开炉门时间按推焦计划不允许提前 或落后5min,摘炉门后,应清扫炉门、炉门框等上的焦油和沉积炭。
2、推焦机与拦焦机之间应有信号装置。
3、推焦机司机要记录推焦时间、装煤时间和推焦最大电流。
4、关闭炉门后,严禁炉门及小炉门冒烟、冒火。
5、炭化室摘开炉门的敞开时间不应超过7分钟。
6、脚饼推出到装煤开始的空炉时间不宜超过8分钟。
7、禁止推生焦和相邻炭化室空炉时推焦。
8、严禁用变形的推焦杆和变形杆头推焦。
推焦电流监视:
1、推焦电流因不同焦炉及炉体状况及不同推焦机而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规定焦炉的最大推焦电流,防止造成炉墙损坏变形。
2、当推焦杆启动时,焦炭首先被压缩,推焦阻力达到最大,此时指示的电流为推焦最大电流。
3、炉墙石墨情况也影响推焦电流大小,推焦电流的变化对监视炉墙的石墨情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难推焦的处理。
焦炉推焦是推焦电流超过规定的最大电流时成为难推焦。
焦饼一次推不动,再推第二次时一般称为二次焦事故。原因:加热制度不合理,炉墙石墨沉积过厚,炉墙变形,平煤不良,原料煤的收缩值过小以及推焦杆变形等。
遇到难推焦号时,应立即停止推焦,严禁不查明原因延续推焦。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在此推焦。
推焦操作的考核指标(K1、K2、K3)。
推焦计划系数K1: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循环图表中规定结交时间的偏离。
推焦执行系数K2:用以评定班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
推焦总系数K3: K3=K1×K2,用以评定焦化厂和炼焦车间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代表焦炉操作的总情况。
③、熄焦
由于煤干馏成焦的最终温度为950°~1050°C,所以从炭化室内推出的是赤热的焦炭,将它熄灭至300°C以下的过程,称熄焦。可分湿法熄焦和干法熄焦两种。
湿法熄焦:直接向红焦洒水将其熄灭至300℃以下,包括接焦、熄焦、晾焦及放焦等操作。
干法熄焦:干熄焦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氮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内冷却红焦。干熄焦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用于发电。
2、焦炉加热系统
加热用煤气: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热值高有17600KJ/m3。焦炉煤气燃耗,可燃成分高,热值高,加热系统阻力小,煤焦耗热量低,增减煤气流量时,焦炉然是温度变化比较灵敏。
高炉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N2,热值较低4000 KJ/m3,剧毒无味。
高炉煤气不可燃成分高,热值低,燃烧速度慢,高向加热均匀,耗热量高,加热系统阻力大,须经蓄热室加热,要求炉体严密,因毒性大,要求管道设备严密。
空气系数:为了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必须多与理论所需空气量,两者之比较空气系数a
3、温度与压力制度的确定
焦炉加热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与煤气流量和空气量的供给等。
①温度制度:标准温度、横排温度。
标准温度与直行温度:是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控制值,是在规定结焦时间内保证焦饼成熟的主要温度指标。
横排温度:同一燃烧室的各火道温度,称为横排温度。由于炭化室宽度由机侧往焦侧逐渐增加,装煤量也逐渐增加,为保证焦饼沿炭化室长向同时成熟,每个燃烧室各火道温度,应当由机侧向焦侧逐渐增高。
边火道温度:焦炉机、焦侧两端火道的温度。一般要求边火道温度不低于1100℃。
蓄热室顶部温度:为防止因蓄热室高温而将格子砖烧熔,应严格控制蓄热室温度。
小烟道温度:即废气排出温度,为保持烟囱应有的吸力,小烟道温度不低于250℃。
炉顶空间温度:是指炭化室顶部空间荒煤气温度,对化学产品的产率与质量以及炉顶石墨生长有直接影响。
焦饼中心温度:焦饼中心温度是焦炭成熟的指标。
压力制度:
焦炉压力制度确定的原则:
1、炭化室底部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大于相邻同标高的燃烧系统压力和大气压力。
2、在同一结焦时间内,燃烧系统沿高度方向的压力分布应保持稳定。
集气管压力:是根据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低于5Pa来确定的。
看火孔压力:实际操作中,在控制看火孔压力为基准来确定燃烧系统的各点压力,在各种周转时间下,看火孔压力均应保持-5~5Pa。
蓄热室顶部吸力:与看火孔压力是相关的。
分烟道吸力:控制分烟道吸力大小应尽量使蓄热室顶部吸力稳定。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常识知识,机械设备 - 常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