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钻孔桩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正文
钻孔桩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钻孔桩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98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9:1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不小于设计孔深 3 孔位中心 ≤50 4 倾斜度 ≤1%孔深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碴厚度 摩擦桩 ≤200 柱桩 ≤50    5.2.6钢筋笼制安    5.2.6.1制作    钢筋笼制作在现场集中进行加工,按照图纸制作,对配筋的种类、规格、根数、间距不得任意变更。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50cm。钢筋笼每隔2米设一组混凝土垫块,每一组4个,保证钢筋笼与钻孔的同心度和砼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垫块采用圆形穿心垫块,强度等级与灌注桩相同。    5.2.6.2安装    在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等成孔质量检查合格,进行钢筋笼的吊放。搬运过程应平起、平放,防止弯曲、变形。    孔口钢筋对接时(声测管),在自然状态下,上、下节笼子必须垂直,钢筋平行排列,必要时须用测锤量测,后用卡尺卡牢主筋,并先全部点焊固定,保证垂直度,然后再逐一满焊。焊缝长度、宽度、厚度及焊缝质量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钢筋笼下入孔内时,对准钻孔中心,扶正保持垂直,然后徐徐放入。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下至设计桩顶标高时,用吊筋将钢筋笼固定在孔口枕木上。吊筋采用2根Ф14钢筋。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偏差不大于±10cm。    5.2.7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检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旋转钻机清孔采用泥浆置换法。    清孔应达到规范要求,即: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2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塌。浇筑水下混凝土前,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清孔,必要时用高压风冲射孔底沉淀物,清孔完成后立即浇筑水下混凝土。    5.2.8 安装导管    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直径一般应在20~30cm。导管中部节段应等长,底部节段长度4m,与漏斗下连接部位应选用长度为100cm、50cm的导管。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上而下顺序编号。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度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工作平台的高度决定,导管距离孔底的深度控制在25~40cm。导管吊入孔内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正、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橡胶圈或胶皮垫进行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更换。    5.2.9 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搅拌前,要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报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混凝土搅拌完成出场前,由拌合站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的含气量、坍落度、扩展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场;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由现场试验人员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清除出场,不得使用。    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20mm,含气量3.0~5.0%。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1m。    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并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应太长,宜在3小时内灌注完成。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及时提升导管,控制导管埋深,导管在混凝土埋深控制在1~3m之间。    灌注时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面按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00cm控制,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2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 责 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 班 长 3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6人 机械工、普工 13人     其中负责人、技术主管、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2.6~3.0 的中砂。    粗骨料: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其压碎值小于10%,吸水率小于2%。采用5~25mm 连续级配。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外加剂的量应当由试验确定。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8.设备机具配置    表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种类   机械数量   钻机   1台   吊车   1台   装载机   1台   洒水车   1台   挖掘机   1台   自卸汽车   2~3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护筒埋设:护筒既保护孔口壁,又是钻孔的导向,则护筒的垂直度要保证。为防止跑浆,护筒周围土要夯实,最好粘土封口。在上层土质较差时,将护筒加长至4~6m,提高护壁效果。在松散的杂填土层和流砂层成孔时,加大泥浆比重,增加粘度,以便形成较好的孔壁。    9.1.2对导管的要求:导管在使用前必须作密封性检查,接头严密,不漏水、不漏浆。导管上料斗的体积,由桩径、桩长和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来确定,料斗体积应大些为好,确保首批浇筑混凝土的埋管深度。    9.1.3浇筑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间不得停顿。由于桩内混凝土不能振捣,主要靠混凝土的自重压密和混凝土的流动成型,必须控制好配合比、浇筑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混凝土浇筑到顶时残留泥浆会与混凝土混合,则实际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0. 5m~1.0m ,最后机械破桩头处理。    9.1.4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    9.2检验标准    表4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摩擦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 柱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并进入设计土层 3 孔位中心偏心 群桩 ≤50 4 倾斜度 ≤1%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 摩擦桩 ≤200 柱桩 ≤50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    10.1.2钻机、钻具、起吊设备、卡具等均应符合施工要求,并有专人进行检查维修。    10.1.3泥浆池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作醒目警示。    10.1.4钢筋笼、钻具、导管的起吊或中途打梢应配备专用工具、卡具,不得随意使用其它物件凑合。    10.1.5凡不在施工的孔口,均张挂安全网或加盖脚手板,防止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10.1.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不准穿高跟皮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0.1.7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所有电器设备应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定。    10.1.8施工用电要由专业电工接、拆,一机一闸。    10.1.9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章、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10.2环保要求    10.2.1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政策,为使环境得到保护,随时准备按受政府有关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查。     10.2.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除进行技术交底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要求交底。    10.2.3施工场地应经常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    10.2.4钻孔桩钻碴采用罐车外运。    10.2.5外运土均要按要求做防护,不得沿途漏、洒,造成路面污染。    10.2.6施工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集中处理、运至指定地点弃置。    10.2.7对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排放到污水排放系统。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钻孔  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钻孔桩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