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焊(割)设备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详细检查焊枪割具、安全器、橡皮导管等有无漏气现象,胶管与焊枪、割具的接头必须使用卡子或铁丝捆扎好。检查烧焊地点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点火时,必须先开氧气,后开乙炔,熄火时与上述相反。每个安全器不得共用二把焊枪,安全器的防爆模只能用0.04毫米厚一层的锡合金片,不得任意用其他物品代替。
3.焊接中应注意发生回火,如发现回火情况应立即关闭乙炔,后关氧气开关,然后检查焊枪温度和焊嘴是否堵塞,如存在以上情况,应按要求立即排除。
4.水封安全器每班使用前,应检查一次水位,每月拆卸检查一次,冻结时,应用热水解冻,严禁火烤或用金属敲碎冻块。
5.乙炔发生器内的溶渣,要经常清除和清洗,以保持清洁和散热良好。搬运时,防止碰击,同时要防止曝晒和受冻。
6.乙炔发生器附近严禁吸烟或生火,与明火距离应在3m以上,与氧气瓶相距应在1m以上。
7.沉浸式的乙炔发生器,在浮筒顶上应安装防爆膜,浮筒应用铁链栓在外大套筒上。封闭型乙炔发生器,必须装有灵敏的压力表和安全阀,压力表六个月送理化室校验一次。
8.氧气瓶、氧气导管、减压器及一切氧气附件,严禁有油脂沾污,如发现沾有油污时,应立即采用四氯化碳洗涤。
9.凡在金属容器或黑暗潮湿地带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爆炸、中毒、砸伤等安全措施,其照明应为12伏的低压灯。不通风之处应有通风设施,并有人在外监护。
10.凡密闭的容器内焊接时,应将容器上所有的孔口打开进行通风,并应有人在外监护。焊接各种储存过易燃、易爆、毒品的金属管道和不通的管子、夹层、容器等,必须用蒸汽或碱水冲洗与安全处理,在未清理干净前,不得焊接。禁止在存有易燃气体、液体的容器上进行焊接,如须焊接必须事先将易燃气体、液体放光,并确实冲洗干净后方可焊接。
11.工作完成后,将设备、工具及工作地点周围详细检查,确无火星,方能离开。
12.氧气瓶的储存、运输、使用的要求:
(1)氧气瓶周围3m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2)氧气瓶存放时,应旋上瓶帽,以免碰坏气阀和防止油质尘埃浸入气门口内。
(3)氧气瓶在仓库内,应存放整齐,直立放置时,应该有栏杆或支架,以防倾倒。
(4)氧气瓶运输时,气阀必须朝向一侧,并注意防止受热、受冻、沾污油、漆类。厂内运输应用专门小推车或二人专用抬架,绝对禁止滚运。
(5)氧气瓶中气体不许用完,必须留0.5公斤/M2压力,便于充气时鉴别。用完的氧气瓶,应拧紧安全帽,瓶上应标出“空瓶”二字。
(6)使用氧气瓶时,应检查气阀及连接口上螺丝有无污物,然后将气阀打开四分之一转吹一下后(此时人应站在侧方),再将减压器接上。
13.电石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要求:
(1)电石储存的地点应保持干燥,严禁水管、暖汽管通到室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灯,离明火应在3m以上。
(2)开启电石桶,不准使用火焰和可能引起火星的工具,应使用铜质(含铜量要低于70%)或铝质的开桶工具,开桶前如桶盖上设有螺丝堵头时,应先将螺丝堵头取下,用完后的空桶应盖好放在干燥的场所。
(3)搬运电石时,应轻搬轻放,禁止采用从榴板榴下或在地面上滚动的方法搬运。以防因撞击摩擦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夜间搬运不得使用明火照明,破损的电石桶,不经处理,禁止搬运。
本文关键字:技术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