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注浆
⑴安装好有孔钢花管、放入钢筋笼后即对孔内注浆,浆液由ZJ-400高速制浆机拌制。
⑵注浆材料为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一般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5:1.5~1.0:1.5之间,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终压力为2.0~2.5MPa,注浆结束后用M30水泥砂浆填充,形成钢管混凝土;坍方及围岩破碎且富水地段,宜在钢管内应先放置ø20钢筋,再向管内注水泥浆(水灰比为1:1)。
⑶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充填饱满。
⑷注浆时先灌注“单”号孔,再灌注“双”号孔。
⑸注浆从低向高进行。浆液由稀到浓,一般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10分钟后,进浆量仍达不到设计注浆量时,也可结束注浆。
7.2 工艺顺序: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施工平台搭设)→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校正角度)→上钻具和套管→钻进→退钻杆和钻具→管棚加工及安装→封闭管尾→注浆施工。
7.3工艺流程
管棚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如图7-3。
8.0隧道管棚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8.1隧道管棚实测项目
8.1.1管棚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18.2。
10.18.2 超前钢管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长度(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检查10%
2
孔位(mm)
±50
尺量:检查10%
3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检查10%
4
孔径(mm)
大于杆体直径+20
尺量:检查10%
8. 2 外观鉴定
钢管沿开挖轮廓线周边均匀布置,尾端与钢架焊接牢固,入孔长度符合要求。
9.0质量控制
9.1 质量控制
1钢管的型号、质量和规格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超前管棚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时,应与钢架焊接牢固。
3钢管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4钢管内注浆强度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管内灌浆密实饱满。
5管棚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注浆浆液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7管棚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
9.2 质量控制措施
⑴开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熟悉审核图纸,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交底。交底中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⑵把好原材料和施工配比关,加强检测频率,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⑶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指导控制施工,及时对工程进行检测。
⑷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⑸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对现场工程质量进行巡查。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10.0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标准化、规范化。
2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要求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3施工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4 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5坚持安全教育,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
6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认真执行相关的施工安全规程
7加强对围岩进行动态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
8拆卸钻杆时,要统一指挥、明确联络信号,板钳卡钻方向应正确,防止管钳及扳手打伤人;
9 钢管内注浆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眼镜和胶手套;
10氧气瓶与乙炔瓶隔离存放,严格保证氧气瓶不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11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
12 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14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提前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15注浆施工时由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各就其位,并严格执行注浆管理程序。注浆结束后需对注浆设备进行认真清洗,设备退出现场后及时保养。全面保证注浆作业安全、工程环境安全和设备人员安全。
11.0环境保护要求
1对职工定期进行环保教育及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2保护施工现场和临近农田、水井、农业灌溉设施不受破坏,争取把因施工对附近村民的干扰降到最低。
3做好生产、生活区的卫生工作,保持工地清洁,定时打扫,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时清除运走,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
4成立施工环境卫生保证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5对各类施工机械、机具采取定人定点控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环保教育。
6对特种作业人员采取持证上岗,并对作业人员配有相关的防护。对可能出现的粉尘采取喷雾降尘的方法。
7隧道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气效果,禁止使用排气量超标的工程车辆。
8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废浆、污水进行集中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至指定位置,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
9加强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分析与预设计时的地质资料对比,得出地质变化情况,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馈。同时,将管棚施工方法和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10采用先进的环保施工机械。采取设立隔音墙、隔音罩等消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