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隧道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
隧道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
10.8.2。
表10.8.2 锚杆支护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锚杆数量(根)
不少于设计
按分项工程统计
2
锚杆拔力(kN)
28d拔力平均值三设计值,最小拔力:0.9设计值
按锚杆数1%做拔力试验,且不小于3根做拔力试验
3
孔位(mm)
±5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10%
4
钻孔深度(mm)
±50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10%
5
孔径(mm)
砂浆锚杆:>杆体直径+15;其他锚杆: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锚杆数的10%
6
锚杆垫板
与岩面紧帖
检查锚杆数的10%
8.2外观鉴定
钻孔方向应尽量与围岩和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与岩面紧贴。
9.0质量控制
9.1质量控制及措施。
9.1.1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严格执喷行操作规程。
9.1.2对于原材料进货,由试验部门进行进场前试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场。
9.1.3制定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监控,并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9.1.4施工技术人员对喷射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内容包括:喷层厚度、喷层与受喷面粘结情况、喷射作业中各种参数),严格把关。
9.1.5锚杆使用的原材料进场要有质量合格,检验项目及检验指标必须符合检验要求。
9.1.6锚杆安装的数量,砂浆的强度、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要进行工艺试验。
9.1.7锚杆孔径、深度、孔距和锚杆插入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9.1.8锚杆类型、布置及安装数量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钻孔保证直线,并与其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锚杆设置垫板,垫板与基岩面密贴。锚杆灌浆饱满,锚固力不低于设计或规范要求。
9.2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1锚杆材质检验:每批锚杆材料均应附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抽检数量检验锚杆性能。
2注浆密实度实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的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和塑料管(或钢管),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砂浆,并按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 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不同类型和不同长度的锚杆均需进行试验,试验计划及结果都要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3拉拔力试验:按锚杆数1%做拔力试验,且不小于3根做拔力试验进行拉拔力试验。试验要求在砂浆锚杆养护28 天后,安装张拉设备逐级加载张拉至拔出锚杆或将锚杆拉断为止,拉力方向应与锚杆轴线一致。喷锚支护处的锚杆抽检,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试验,但不同之处是,当拉力达到规定值时,就立即停止加载,结束试验。
10.0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10. 1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洞前要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10. 2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对各种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在正常状况下工作。
10. 3规范施工用电管理。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进洞电缆都要采用绝缘电缆线架空进洞。
10. 4工作区的照明亮度要保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10. 5压浆作业前,要检查注浆管路是否畅通,接头是否牢固。作业过程中,要检查注浆压力是否正常,发现压力异常,要及时停机检查,故障排除前不得从事压浆作业。
10. 6压浆作业过程中,注浆管不准对人放置,以防止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
10. 7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
10. 8暂停施工时,应将支护直抵开挖面。
10. 9锚杆简易台架应安置应稳妥。
10. 10作业中如发生风、水、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风、水、料的输送。
10. 11对锚杆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10. 12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
11.0环境保护要求
11.1 临时设施建设尽量少占或绕避良田、林地,保护好原有树木及地表植被。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
11.2洞里外施工场地修筑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工地废水,搅拌机、喷射机清洗水泥浆等排放前先经沉淀池,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11.3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要求后排放。
11.4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