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检查熔丝管与插座的连接处有无过热现象,接触是否紧密,内部有无烧损碳化现象。
1.3. 对有信号指示的熔断器,其熔断指示是否保持正常状态。
1.4. 熔断器在维修前应检查熔管有无破损,上底座螺丝要小心,切勿用力过猛。
2、低压熔断器维修中的工作
2.1. 维修时应注意熔体的型号、材料、尺寸、电流等。
2.2. 维修中,特别是在更换熔体时,装在熔管内熔体的额定电流不准大于熔断管的额定电流。
2.3. 维修熔体时,必须切断电流,不允许带电特别是不允许带负荷拔出熔体,以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2.4. 不能随便改变熔断器的工作方式,在熔体熔断后,,应根据熔断管端间所标示的规格,换上相应的新熔断器。不能用一根熔丝搭在熔管的两端,装入熔断器内继续使用。
2.5. 作为电动机保护的熔断器,应按要求选择熔丝,而熔断器只能作电动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不能作过载保护。
2.6. 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电动机主回路必须采用断路保护。
2.7. 对不同性质的负载应分别保护,小容量电动机的控制回路可用主电路的熔断器作短路保护。
2.8. 在下列线路中,熔体不允许接入熔断器:接地线路中;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路中;直流电动机的励磁回路。
3低压熔断器维修后的工作
3.1. 作业完毕,必须指定专人认真检查作业现场,确认无隐患,方可离开。
3.2. 作业现场必须保证足够照明,确保人身安全。
3.3. 做好低压熔断器的相关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如果熔断器进行更换,则将旧的器件入库保存,并做好保存记录。
3.4. 完成检修工作后,相关检修人员必须清理恢复现场,做到文明施工。停送电完毕,必须向调度室汇报。
(四). 低压接触器维修
1、低压接触器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查接触器铭牌与线圈的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1.2. 检查接触器外观,应无机械损伤,并用手动接触器活动部分时,要求产品动作灵活,无卡壳现象。
1.3. 测量线圈电阻,检查与调整触头的开柜、超程、初压力和终压力,并保证接触头动作同步。
2、低压接触器维修中的工作
2.1. 维修时应注意保证主触头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负载电流,使用中不要用并联触头的方式来增加电流容量。
2.2. 对于操作频繁,启动次数多,经常反接制动或经常可逆转动的电动机,应更换重任务型接触器。
2.3. 当接触器安装在容积一定的封闭外壳中,应保证接触器磁系统的损耗及主回路工作电流下导电部分损耗要合格。
2.4. 维修时应保证接触器周围金属体间沿喷弧方向的距离,不应小于规定距离。
2.5. 维修时接触器额定电流及关合与分断能力均不能低于原来接触器,而线圈电压应与原控制电路电压相符。
2.6. 在重新安装电气系统时,线圈电压等级应符合标准。
2.7. 接触器的实际操作频率不应超过规定的数值。
2.8. 更换元件时应考虑安装尺寸的大小,以便留出维修空间,有利于日常维修时的安全。
3、低压接触器维修后的工作
3.1. 作业完毕,必须指定专人,认真检查作业现场,确认无隐患,方可离开。
3.2. 灭弧罩必须完整无缺且牢固可靠,决不允许不带灭弧罩或带破损灭弧罩运行。
3.3. 检查接线正确无误,应在主接触头不带电的情况下操作几次,然后测量产品的动作值,且符合产品规定要求。
3.4. 做好低压接触器的相关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如果接触器进行更换,则将旧的器件入库保存。并做好保存记录。
3.5. 完成检修工作后,相关检修人员必须清理恢复现场,做到文明施工。停送电完毕,必须向调度室汇报。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程序 维修 低压配电柜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