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煤化炼焦车间工艺技术规程 正文
煤化炼焦车间工艺技术规程

煤化炼焦车间工艺技术规程

点击数:735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1:5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操作规程
②如短时不能来电,即手动将煤板退出炭化室。
⑶推焦困难
①发现推焦困难时,应立即退回推焦杆,报告值班主任。

②经分析难推焦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在值班主任的监护下可进行二次③ 仍不能推出焦饼,报告车间主任,不得擅自多次推焦。
四、设备维护
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⑴熟悉本岗位设备的规格、性能,掌握设备的正常操作和特殊操作。
⑵对运转设备要随时检查,并注意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0°C,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⑶每个白班检查时,都要对设备润滑部分进行加油
⑷对易损、易松动部件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设备出现的小毛病,自己能修理和处理的问题,尽量自己动手,以保生产正常进行。
⑸经常检查各机构限位开关,确保各行程限位灵活可靠,发现碰坏,失灵及时更换和维修。
⑹定期检查提门机构和螺丝机构的标高是否与炉门相适应,超过规定范围及时调整。
五、  安全规定
1.车前先鸣笛,并注意四周情况,操作过程严禁谈笑。各移动设备未回原位禁止停车。
2.装煤推焦机进、离煤塔应和捣固机工取得联系,以免碰撞捣固机,防止损伤车辆和操作人员。
3.进行开门、推焦、装煤各项操作时,必须使各机构对准炭化室中心。
4.没有取得联系严禁推焦和装煤。
5.启门应看准炉号,炉门没吊妥不准移门。
6.取门、对门和推焦时,严禁有人从走台上通过。
7.打开炉门十分钟以上不能推焦时应对上炉门,推焦后十分钟还不装煤应对上炉门。
8.在岗上严禁睡觉和在班离开岗位。

9.炉门着火时严禁用水浇。
10.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
11.装煤时,严禁一切人员站在煤饼两侧,以防煤饼坍塌伤人。
六、设备概要
1.外形尺寸:长:22914mm、宽:13200mm、高:9925mm
2.自重:360t
3.煤箱卡调整幅度:430-450mm
4.拖煤板行程:16m
5.煤槽双活动壁行程:40mm
6.推焦杆行程:18.99m
7.接煤装置工作倾角:45°
装煤推焦车司机岗位交接班制
一、交班者:
1、交班前,要把装煤推焦车的卫生清扫干净。
2、交班时要把本班生产操作、设备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详细向接班者汇报,并把本岗位的一切设备、工具,完整地交给接班者
3、未交班时,不准擅自脱离岗位,也不准离开岗位进行交接班。
二、接班者
1、按时参加班前会,听取操作班长、交班者关于上班生产、设备情况的介绍,及本班的工作安排。
2、接班前15分钟到达岗位,检查下列项目:
① 摩电道总开关是否在自供位置。
② 提门、取门的弹簧、上下机头是否正常。
③ 摩电道刷子担的位置、配电盘保险丝官及接点是否正常。
④ 操作开关、仪表是否正常。
⑤ 所有机械传动部分螺丝、销子有无松动。
⑥ 工作区域的清洁情况、照明、工具是否齐全。
⑦ 推焦杆是否正常。
⑧ 风泵系统的设备是否正常。
⑨ 煤槽、煤饼导入系统是否正常。
⑩ 观察上班操作,注意倾听马达、减速机、空压机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3、接班后要向生产班长汇报接班情况,并认真与班长对表。
4、掌握本班的推焦计划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年二次(夏冬季)

不定期

半月一次

不定期

每年一次

每天一次
 

焦炉煤气加热时酌情增加

强化生产时加测

结焦时间改变,配煤比变动大也加测一次

结焦时间改变,配煤比变动大也加测一次

结焦时间改变1小时以上时也测一次

在靠集气管出口的炭化室内测量
 

(四)

1.设备检查:

① 每天检查煤气、废气系统各设备运转情况,煤气行程不得超过±3mm,废气行程不得超过±5mm。

②   每周检查交换旋塞和加减旋塞灵活情况。

③   每周对风门、铊杆检查和清扫。

④   每周对需加油地点加油。

2.       清洗交换旋塞

①   在下降气流时,先把加减旋塞关闭,卸下交换旋塞,分别用油布清洗旋塞皮子和芯子,然后上好油。

②   放好弹簧片,再上好螺丝,保证旋转灵活,不漏气。

③   一定要把方向找对。

3.    洗加减旋塞:

①   停止加热(详细步骤见特殊操作).

②   当用蒸汽清扫30分钟以上时,进行检查管道内是否有煤气,根据情况是否可以清洗。

③   清洗方法同清洗交换旋塞(洗时注意石棉绳垫圈不要碰碎)。

④   安装时保证旋转灵活,不漏气,并处于关闭位置。

4.       更换孔板

①   在下降气流时,将加减旋塞关闭后进行更换。

②   取下原来孔板,将要换上的孔板放好,注意孔板和石棉垫的位置一定要正,然后对紧好螺丝,不能漏气。

③   打开加减旋塞。

5.    立火道、卧管吹风

①   将相应的加减旋塞关死,拔下连接管,通知炉顶。

②   把吹风所用的胶管和铁管接好。

③   得到通知后,进行吹扫要吹的立管和卧管。吹风时间一次不要太长,一次不行等管凉后再吹。

④   吹好后通知炉下,上好连接管,打开加减旋塞。

(五)铁件管理

1.       一般规定

①   对各测量基点一年应进行核对一次。

②   炉长和钢柱曲度每个季度测量一次。

③   大弹簧每月测量一次。

④   大弹簧吨位应保持在9—11t。

2.       炉长和钢柱曲度的测量

①   先分别将机、焦各线一端固定好,把线放在线架刻印处,另一端用拉紧器将线拉紧。

②   详细检查钢线不折扣,或接触障碍物。

③   按要求分别测出钢线到炉体和钢柱的距离。测量时注意视线垂直钢板尺,钢板尺应水平放置,尺上的刻度应平行于钢线。

④   测量后必须及时拆除钢线,放下线架的横铁。

3.       炉体伸长按下列公式计算

L=L机+L焦

式中:

L=表示同一标高炉体总膨胀值(与设计长度之差)以mm计算。

L机——表示同一标高机侧炉体膨胀值,以mm计算。

L机=A1-B1-(S/2+b+t)

L焦——表示同一标高焦侧炉体膨胀值,以mm计算。

L焦=A2-B2-(S/2+b+t)

A1,A2——分别表示同一标高处机、焦侧的钢线至焦炉中心线的距离,以mm计算。

B1,B2分别表示同一标高处机、焦侧的钢线至保护板正面的实测距离。以mm计算。

S­——设计长度。(炉体冷态设计长度)以mm计算。

b——燃烧室或蓄热室保护板的厚度以mm计算。

t——保护板与炉头墙的缝隙。(以mm计算)。

如果炉长测量位于砖表面时,则b,t值为零。

4.    钢柱曲度的计算

①   公式法

A=(a-c)+(b-a)L/E

A——表示钢柱曲度

a——上部钢线到钢柱表面的距离。

c——中部钢线至钢柱表面的距离。

b——下部钢线至钢柱表面的距离。

L——上部钢线与中部钢线的距离。

E——上部与下部钢线间的距离。     单位mm表示

如钢柱中部正面有补强板时,其厚度值在计算时应在C值内。

5.    弹簧的测量

①   按定点测量弹簧高度。

②   测量时要详细检查各弹簧的工作状态,不得有压靠或压断现象。

③   按弹簧负荷试压表根据测量换算出每个弹簧负荷量。

④   及时将每个弹簧负荷调节到规定范围。

(六)特殊操作

1.    焦炉停止加热的条件

①   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时。

②   煤气管道损坏而影响加热时。

③   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保持所需的必要吸力时。

④   有计划或其它事故而造成长期停止出焦时。

⑤   交换设备(如交换机和交换链条)发生事故并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时。

2.    停止加热的步骤

①   立即用交换机将交换旋塞关闭,并拉下自动交换开关。如遇到停电,用手摇装置进行上述操作。

②   关闭机、焦两侧和总烟道翻板。

③   将废气瓣进风口用石棉板盖上,留5—10mm缝隙。

④   将所有加减旋塞关闭。

⑤   如停止加热时间较长或要处理与煤气管道有关地方时,须关闭煤气管道总阀门,打开煤气放散管,同时向管道加入蒸汽。

⑥   加蒸汽前应把所有仪表阀门关死。

⑦   每30分钟进行一次废气系统交换。

3.       焦炉加热时的步骤

①   停止向煤气管道加蒸汽。

②   打开煤气总阀门,以煤气置换蒸汽10分钟。

③   在煤气管道上取样,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将放散管关死。

④   将机、焦侧和总烟道翻板打开,吸力达到要求。

⑤   取下各风门上的石棉板。

⑥   与仪表工联系,打开各仪表阀门。

⑦   用电动或手动将交换旋塞开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技术  操作规程机械设备 - 操作规程

《煤化炼焦车间工艺技术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