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工艺要求二次灌浆和保护帽施工工艺 正文
二次灌浆和保护帽施工工艺

二次灌浆和保护帽施工工艺

点击数:777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8:07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工艺要求

二次灌浆和保护帽施工工艺
28.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电站设备的地脚螺栓二次灌浆,构支架、独立避雷针的保护帽浇制。
施工流程
28.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28.3.1施工准备
(1)灌浆前应先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按照此配合比进行水泥、砂、石子等材料准备,材料进场后按照规范进行材料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拌合用水应用饮用水,使用其他水源时,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先对基础杯口内部浸水,保持灌浆前内部湿润。
(4)清理基础杯口及周围的积水、垃圾、泥土等异物。
(5)技术准备
   1)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简称导则)的要求做好图纸会检工作。
   2)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28.3.2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拌和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按照规范规定。
28.3.3二次灌浆质量控制要点
   (1)螺栓插入前应检查预埋地脚螺栓是否带弯钩,否则不能埋入。
   (2)螺栓插入后,用专用固定角钢模具调整其水平位置、垂直度及顶部的高度,并予以固定。
   (3)浇筑时应分层灌入分层振捣,每次不得超过200mm。 每次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4)浇筑完后,顶部要进行抹光,必须将地脚螺栓或支架表面泥浆清除。
   (5)地脚螺栓露出部分用黄油涂抹后采用麻布保护。
28.3.4保护帽质量控制要点
   (1)根据构支架的直径设置专门钢模板,建议采用圆台型或圆柱型保护帽,见图28-3。
   (2)浇筑前检查构支架接地或电缆保护管是否做好。浇筑时采用短钢筋进行分层灌入分层振捣,每次不得超过200mm;浇筑至顶部时要留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再进行收光,浇筑时检查模板是否有偏移,即保证构支架在圆形模板中心,见图28-4。
   (3)拆模后注意不要碰及棱角,若有气孔等现象时要进行抹光。
   (4)浇筑完后及时将构支架表面泥浆清除。
28.3.5养护
   地脚螺栓灌浆完后或保护帽拆模后,覆盖塑料薄膜或加草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8.3.6质量验收
   应按《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第5.10.8条、第5.10.9条、第5.10.10条进行质量验收,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混凝土强度及试块取样留置;
   (2)外观质量;
   (3)预留孔中心位移:≤5mm;
   (4)预留孔截面尺寸偏差:-5~+10mm;
   (5)预埋螺栓位移:≤5mm;
   (6)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偏差:+10~0mm。
28.4示例图片
   图28-5 地脚螺栓二次灌浆示例        图28-6 圆墩型保护帽示例 
   图28-7圆柱型保护帽示例             图28-6 方型保护帽示例 
28.5主要应用标准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01.1-2005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工艺要求机械设备 - 工艺要求

《二次灌浆和保护帽施工工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