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离心泵使用操作规程 正文
离心泵使用操作规程

离心泵使用操作规程

点击数:7407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保养
         离心泵使用操作规程 一、泵型号意义说明 1、型号说明:   以HJ型化工流程泵为例:如: HJ50—32—160A—306   HJ  新型化工流程泵代号   50  泵吸入口直径(mm)   32  泵排出口直径(mm)   160 叶轮的名义直径(mm)(叶片外径)   A  叶轮经一次切削,性能参数降低   306 泵过留件的材料代号 2、常见的离心泵种类:常见离心泵的种类有:IS型、B型、BA型、SH型(双吸)、D型、BL型、HB型混流泵、耐腐泵、F型、BF型、FS型、Y型、YW型、潜水泵、油泵FY。 二、泵的结构及原理 1、泵的基本概念: 通常把能够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即把原动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的机器统称为泵。 2、泵的分类: 泵的用途各不相同,根据原理可分为三大类: 1)容积泵 2)叶片泵 3)其他类型的泵 3、泵的工作原理 1)容积泵的工作原理:利用工作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例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滑板泵、螺杆泵等。 2)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例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等 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4、离心泵的特点: 离心泵其特点为: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其不足是:起动前泵内要灌满液体。液体精度对泵性能影响大,只能用于精度近似于水的液体,流量适用范围:5-20000立方米/时,扬程范围在3-2800米。 5、离心泵的结构: 1)化工离心泵主要零部件有:   泵体、叶轮、泵盖、密封部件、轴、悬架体部件等部件组成。 2)离心泵泵的旋转方向:   从驱动端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离心泵泵的结构特点: 泵盖通过止口固定在悬架部件上,然后通过泵体与悬架体止口的连接把泵盖夹在中间。泵体是轴向吸入,径向排出,脚支承式,可直接固定在底座上。悬架体用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 有些离心泵为拆卸方便,设计了加长联轴器,检修时可以不拆卸进出口联接管路、泵体和电动机,只需拆下加长联轴器的中间联接件,即可退出转子部件进行检修。 6、离心泵的分类: 离心泵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立式泵和卧式泵,立式泵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少,建筑投入小,安装方便,缺点为:重心高,不适合无固定底脚场合运行。卧式泵特点:适用场合广泛,重心低,稳定性好,缺点为:占地面积大,建筑投入大,体积大,重量重。 7、离心泵的基本参数:离心泵的基本参数有:流量Q(m3/h),扬程H(m),转速n(r/min),功率(轴功率和配用功率)P(kW),效率η(%),汽蚀余量(NPSH)r (m) , 进出口径φ(mm),叶轮直径D(mm),泵重量W(kg)。 1)离心泵的流量:   单位时间内泵排出液体的体积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 计量单位: m3/h; l/s; 换算关系: 1L/s=3.6 m3/h=0.06 m3/min=60L/minG=Qρ G为重量 ρ为液体比重。 2)离心泵的额定性能参数:   根据设定泵的工作性能参数进行水泵设计,而达到的最佳性能,定为泵的额定性能参数,通常指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所指定的参数值。如:50-125 流量12.5 m3/h为额定流量,扬程20m为额定扬程,转速2900转/分 为额定转速。 3)离心泵的扬程:   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量叫扬程。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米(m)。 泵的压力用P表示,单位为Mpa(兆帕),H=P/ρ.如P为1kg/cm2,则H=(lkg/ cm2)/(1000kg/ m3)  =10m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压力 P1=进口压力) 4)离心泵的效率: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η=Pe/P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     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γ:泵输送液体的重度 γ=ρg (N/ m3)     g:重力加速度(m/s)质量流量 Qm=ρQ (t/h 或 kg/s) 5)离心泵的气蚀:  (1)气蚀现象 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泵的入口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真空度,当入口压力达到在该温度下的液体气化压力时,液体就开始汽化形成气泡。这样,在运动的液体中形成的气泡随液体一起流动。当气泡达到静压超过饱和蒸汽压区域时,气泡迅速溃灭。周围的液体以高速向气泡中心运动,这就形成了高频的水锤作用,打击叶轮表面,并产生噪音和振动。这种气泡的产生和破灭过程反复进行就对这一区域的叶轮表面产生破坏作用,使泵流量减少,扬程下降,效率降低等,这种现象叫气蚀现象。  (2)造成汽蚀的主要原因有:       a.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或者管路过细 ;b.输送介质温度过高; c.流量过大,也就是说出口阀门开的太大; d.安装高度过高,影响泵的吸液量; e.选型问题,包括泵的选型,泵材质的选型等。 (3)离心泵的气缚:  由于泵内气体的存在,离心泵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气体的密度小,其离心力不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度,而无法将液体吸上来。  气缚是泵体内有空气,一般发生在泵启动的时候,主要表现在泵体内的空气没排净;而汽蚀是由于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了它的汽化压力,和输送介质,工况有密切的关系.  (4)气蚀余量: 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离心泵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水泵气蚀余量有两个概念:其一是与安装方式有关,称有效的气蚀余量NPSHA,它是指水流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吸入口后所余的高出临界压力能头的那部分能量,是可利用的气蚀余量,属于“用户参数”;其二是与泵结本身有关,称必需的气蚀余量NPSHR,它是流体由泵吸入口至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低值,是临界的气蚀余量,属于“厂方参数”。要确保水泵在运行中不气蚀,必须在安装上保证NPSHA≥K×NPSHR,(K为安全裕量),而后者由制造厂所保证。从这个意义上看,降低水泵气蚀余量的意义在于保证水泵的绝对提水高度,满足使用要求。 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通常把表示主要性能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或特性曲线,实质上,离心泵性能曲线是液体在泵内运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实测求得。特性曲线包括:流量-扬程曲线(Q-H),流量-效率曲线(Q-η),流量-功率曲线(Q-N),流量-汽蚀余量曲线(Q-(NPSH)r),性能曲线作用是泵的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在曲线上找出一组与其相对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值,这一组参数称为工作状态,简称工况或工况点,离心泵最高效率点的工况称为最佳工况点,最佳工况点一般为设计工况点。一般离心泵的额定参数即设计工况点和最佳工况点相重合或很接近。在实践选效率区间运行,即节能,又能保证泵正常工作,因此了解泵的性能参数相当重要。  7)泵轴功率和电机配备功率之间关系:泵轴功率是设计点上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在实际工作时,其工况点会变化,因此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应有一定余量,另电机输出功率因功率因数关系,因此经验作法是电机配备功率大于泵轴功率。  轴功率       余量  0.12-0.55kw   1.3-1.5倍  0.75-2.2kw    1.2-1.4倍  3.0-7.5 kW    1.15-1.25倍  11 kW以上    1.1-1.15倍 并根据国家标准Y系列电机功率规格选配。 三、离心泵的使用: 1、离心泵的起动 1)准备必需的起动工具; 2)检查泵的地角螺栓及压力表、进出口阀门法兰、静电接地等无松动异常现象; 3)泵及周围卫生清理完毕; 4)检查悬架体储油室的油位,应控制在油位计中心线2mm左右的位置上。并且颜色正常,无滴漏现象; 5)如有机械密封外接冷却水,在确保水质的前提下,打开密封冷却水阀门; 6)检查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正确。严禁反转; 7)用手转动联轴器,应感觉轻松且重量均匀,并注意辨别泵内有无摩擦、异物滚动等杂音,如有则应设法排除,并将联轴器防护罩安装好; 8)打开进口管路阀门,可通过出口压力表接口进行罐泵排气,罐泵后关闭进出口压力表及出口管路阀门; 9)启动电机(最好先点动,确认泵转动方向正确后才正式运行),开进出口压力表,再慢慢打开出口管路闸阀到所需要的位置,将泵的运行参数调整到正常值; 2、离心泵的运行检查 1)要经常检查泵和电机的温升情况,轴承的温升不大于35℃,极限温度不大于75℃; 2)注意悬架体储油室油位的变化,经常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了保持油的清洁和良好的润滑,应根据现场使用的实际情况,定期更换新油。一般情况下,每运转1500小时后,要全部更换新油一次; 3)在运转过程中,发现有不正常的声音或振动、机封泄露、有异味等及其它故障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待彻底排出故障后才能继续运转; 4)绝不允许用吸入管路上闸阀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气蚀; 5)泵一般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长期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使用时,应在出口管路上旁通管,使泵的流量达到使用范围; 6)应经常检查泵运转电流,严谨超额定电流运行; 7)定期检查泵的流量及扬程,保证泵在正常工况下运行; 8)检查联轴器弹性胶圈(块)是否有磨损现象。 3、离心泵的停车 1)慢慢关闭压出口管路闸阀,停止电机; 2)关闭进出口压力(真空)表; 3)灌注情况还要关闭吸入管路阀门; 4)如果密封采用外部液时,如果停车时间较长,要关闭密封冷却水阀门; 5)如环境温度低于液体凝固点时,且停车时间较长,要打开泵的放净口,放净泵内液体,以防冻裂泵体; 6)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净外,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尤其是密封室要认真冲洗干净。最好是将泵拆下后重新装好,并将泵的进出口封闭后妥善保管; 7)对于自动启停的离心泵,启动时将现场手阀置于正确位置,DCS系统通过自动阀门及自动启动信号控制其启停; 8)长时间停止使用的离心泵,停车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将进出口管路液体排净,特别在冬季,严防进出口管内积液,长时间停车冻坏阀门。 4、离心泵的操作注意事项: 1)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门 离心泵启动时,泵的出口管路内还没水,因此还不存在管路阻力和提升高度阻力,在泵启动后,泵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此时泵电机(轴功率)输出很大(据泵性能曲线),很容易超载,就会使泵的电机及线路损坏,因此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才能使泵正常运行。 2)离心泵在运转时避免空转离心泵系内没有液体时,就启动泵运转称为空转,这是严格禁止的,尤其是长时间运转,因为泵在没有液体空转时,必然使泵内的机件摩擦,造成密封环、轴承等很快磨损,同时温度也会急剧升高,造成损坏。 3)离心泵避免在关出口时长时间运转在开泵和切换泵操作时,泵在关闭出口的情况下,其运转时间一般不止超过3--5分钟,因为此时流量为零,泵运转消耗的功率变成热能。被泵内的液体所吸收。造成泵体发热。 4)严禁用水冲电机因为水是一种导体,它进入电器设备后,会使电器设备造成短路,轻者也能使电器设备发热,所以不允许用水冲电机。 5)避免离心泵长时间倒转离心泵长时间倒转,会造成叶轮从泵轴上脱落,使泵不能正常运转。 5、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   1   2   3   »  g/js/show.php?itemid=8810&page=2"/>

本文关键字:离心泵  维修保养机械设备 - 维修保养

《离心泵使用操作规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