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体系结构
软PLC系统由编程系统和运行系统构成。编程系统用来完成PLC应用程序的开发,运行系统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对应用程序的执行。由于编程系统和运行系统运行于同一PC平台,所以两者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动态连接库(DLL)函数的方法实现数据交换。
2.2编程系统
软PLC编程系统实际上就是带有调试和编译功能的PLC编程器,此部分具备如下功能:(1)编程语言标准化,遵循1EC 61 131-3标准,支持多语言编程(共有5种编程方式:IL、ST、LD、FBD和SFC),编程语言之间可以相互转换。(2)丰富的控制模块,支持多种PID算法(如常规PID控制算法、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模糊PID控制算法、智能PID控制算法等等),还包括目前流行的一些控制算法,如神经网络控制。(3)开放的控制算法接口,支持用户嵌入自己的控制算法模块;(4)仿真运行,实时在线监控,在线修改程序和编译;(5)强大的网络功能,支持基于TCP/IP网络,通过网络实现PLC远程监控,远程程序修改。
2.3运行系统
这一部分是软PLC的核心,完成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等工作。通常由I/O接口、通信接口、系统管理器、错误管理器、调试内核和编译器组成。
1)I/O接口:可与任何I/O系统通信,包括本地I/O系统和远程I/O系统,远程I/O主要通过现场总线InterBus、ProfiBus、CAN等实现。
2)通信接口:通过此接口使运行系统可以和编程系统软件按照各种协议进行通信,如下载PLC程序或进行数据交换。
3)系统管理器:处理不同任务和协调程序的执行,并且从I/0映像读写变量。
4)错误管理器:检测和处理错误。
2.4软PLC的工作原理
右边是IEC 611 31—3标准的编程环境;中间是WINOOWs NT运行环境;左边是现场设备,采集上来的现场输入信号被软PLC运行系统处理,由软PLC编程系统编写的应用程序也被软PLC运行系统解释执行,最后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本地(或远程)控制现场,驱动现场设备正常运转。
3基于Pc平台的软PLC控制系统的实现
3.1软PLC控制系统实现方案的探讨
本文关键字:技术 PLC通信,plc技术 - PLC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