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过程容易出现撞刀事故,特别是在数控技能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学员缺乏数控操作的实际经验与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容易导致撞刀事故发生。撞刀事故不仅可能对昂贵的
数控机床设备造成危害,严重的话,可能造成数控机床的报废,更可怕的是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怎样防止撞刀事故的发生,一直都是从事数控机床技术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1 撞刀信号的检测 所谓数控机床撞刀,指的是由于各种错误而导致刀具以非正常切削速度(一般是G00指令快速移动)与工件或机床其他部件发生的碰撞。要防止撞刀事故的发生,可以考虑使用接近开关对刀具与工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并检测此时车刀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以此通过判别。当判别到刀具与工件距离在警戒范围内,且刀具快速移动朝向工件时,就认为要发生撞刀事故。此时,控制系统发生动作,并实现电机制动。信号检测方法如下。
1.1 用接近开关对刀具与工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在受到时变磁场作用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电涡流。据此原理可自制金属
传感器电路。在图1中,电路由振荡电路、比较电路和整形电路三部分组成。将车刀套入传感器线圈中,检测电路接通
电源后,线圈振荡产生一个交变磁场,金属工件在此磁场中移动时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衰减量的变化正比于金属工件和车刀的距离。振荡电路的输出幅值经过比较器进行比较,比较后的输出信号经过整形电路整形,可直接输入控制电路进行检测状态的判别。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与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和分布状况有关。接近开关的警戒距离可以通过调整传感器线圈的尺寸、形状及图1中R1的电阻来实现调节。

图1接近开关电路原理图
1.2 用HC对车刀运动方向信号及速度信号进行检测 检测车刀运动方向信号只要检测
步进电机方向信号的高低电平即可。 而速度信号的检测,首先是采集驱动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并在1个时基内采用
PLC的高速脉冲计数器对该脉冲信号进行记数,将所记数与寄存器设定值比较,当1个时基内所记数大于设定值时,就可输出开关量。
2 防撞刀系统控制方案 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利用PLC来实现。PLC是一种成熟的工业控制产品,内部有良好的光电隔离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其接线与参数修改方便,对现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及时地作出调整。 PLC控制系统选用FXlN-24M,其参数与性能为:14个输入点,其中X0~X5这6个端子为高速输入端子,10个输出点。单步步速0.55μs~0.7μs,应用指令数~数步速约为100 bts,继电器输出。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的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PLC控制流程图
PLC控制的梯形图如图3。接近开关检测信号由X10输入,X轴、y轴方向信号的高低电平分别由X11、X12端口输入。若X11、X10均处于高电平时,认为工件处于接近开关警戒距离,且车刀向工件方向运动,此时执行SPD指令,检测车床X轴速度。数控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由PLC的X0端子输入,并在1个时基内记数为DO,随后执行CMP比较指令,当DO大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时,系统判别车刀速度为快速移动,
数控车床处于要撞刀状态,输出M0高电平信号,并转跳到P20,从而Y1输出高电平。若DO小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则说明X轴方向处于正常状态,程序继续往下运行。

图3
PLC编程梯形图
若X12、X10均处于高电平,同样执行SPD指令,车床Z轴相应的脉冲信号由PLC的X2端子输入,并在1个时基内记数为D3,随后执行CMP比较指令,当D3大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时,同样输出M3高电平信号,从而Y1输出高电平。若D3小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则说明Z轴方向处于正常状态,程序结束,进入下一个检测周期。 Y1接通后进一步使继电器(带自锁功能)的线圈接通,从而切断X轴、y轴步进电机的脉冲控制信号。当脉冲信号输入被切断时,X轴、y轴步进电机自动进入锁相状态,约1 s后进入半流锁相。Y2用于报警输出。
程序设计的一些说明。 1)关于高速输入端子。对于选用的FXlN-24M来说,不同输入端子的输入频率上限是不同的:最低的,如X4、X5只有7kE引。如对GSK928TA数控车来说,刀架快速移动的速度设置为3 000mm/min时,此时其对应的数控系统的输出频率为5 333 Hz,并不超过PLC的X4、X5端口的频率上限7 kHz。若数控系统的CPU指令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超过PLC的X4、X5端口的最高频率7k,其后果只会导致脉冲信号丢失漏记,不会影响到PLC对电机转速或刀具移动速度是否为“快速”的判断。 2)关于CMP指令中比较常数K值的设定问题。对于GSK928TA的Z轴,数控车Z轴的脉冲当量为0.01 mm,当快速进给的速度为1 000mm/mim时,即要求在1 min的时间内发出1×105个脉冲,即脉冲频率应为1 777.7 Hz,这样在5 ms内可检测的脉冲个数约为9个。由于切削进给速度一般在150 mm/min以下,此时在时基常数K设定为5 ms的时基内可检测的脉冲个数最多只有2个。考虑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在这里设定比较常数K值为3,实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随时通过修改程序进行调整。 X轴基于与Z轴类似的分析,同样设定比较常数K值为3。 程序在系统控制试验中运行正确。
接近开关警戒距离的设计 当控制系统判别要出现撞刀事故时,此时电机应进行紧急制动。为防止撞刀,显然应要求系统总的制动距离小于警戒距离。接近开关警戒距离主要根据系统总的制动距离来进行设定。 系统总的制动距离A由2个因素决定:一是控制系统的响应延时;二是克服执行机构惯性所必须的制动距离。响应延时的大小与具体的控制系统设计息息相关,而制动距离除与惯性大小有关外,还与其制动力矩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3.1.2 功放电路中锁相延时td2 在功放电路中,各个晶体管的开通时间一般在1tds以下,光耦PC上升速度响应时间约为几十微秒,若采用高速光耦则只需几微秒。因此功放电路中锁相延时主要是锁相电流的上升时间,对于步迸电机绕组,锁相电流的上升时间t可由公式(1)计算:
式中:i为电机锁相电流,亿为绕组驱动电压,Rα为绕组电阻和限流电阻之和,L为绕组电感。对于GSK928TA的Z轴电机,采用DF3A系列驱动器,其Vα=310 V,R。为3.5 Q,由此可计算得t为0.486 ms。据此估算屯:约为0.5 ms。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数控车床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