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PLC差错控制方式及检错码 正文
PLC差错控制方式及检错码

PLC差错控制方式及检错码

点击数:7122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9: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而无差错地传输和处理数据信息,数据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着有差错的可能性。由于通信设备部分可以达到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认为数据通信的差错主要来自于数据传输信道。数据信号经过远距离的传输,往往会受到各种的干扰,致使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出现差错,引起数据信号序列的错误,在实际中,随机性的错误和突发性的错误通常是同时存在的。

    1.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是指对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检测错误和纠正错误。实际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

    (1)自动检错重传(ARQ) 在这种方式中,发送端按编码规则对拟发送的信号码附加冗余码后,再发送出去。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序列进行差错检测,判决有无错码,并通过反馈信道把判决结果送回到发送端。若判决有错码,发送端就重新发送原来的数据,直到接收端认为无差错为止;若判决为无错码,发送端就可以继续传送下一个新的数据。

    (2)前向纠错(FEC) 在这种方式中,发送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对拟发送的信号码元附加冗余码,构成纠错码。接收端将附加冗余码元按照一定的译码规则进行变换,检测信号中有无错码,若有错码,自动确定错码位置,并加以纠正。该方式物理实现简单,无需反馈信道,适用于实时通信系统,但译码器一般比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方式是前向纠错与自动检错重传两种方式的综合,发送端发送具有检测和纠错能力的码元,接收端将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混合纠错方式综合了ARQFEC两者的优点,却未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是指不需要对传输的信号码元进行信号编码,而在传输方法中附加冗余措施来减少传输中的差错。

 2.检错码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