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PLC与PC控制器融合问题解析 正文
PLC与PC控制器融合问题解析

PLC与PC控制器融合问题解析

点击数:733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00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PLC系统的软件包括了编程软件和工作软件两大部分。作为一个OEM产品,早期的PLC的编程软件是在工业控制中继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基础上开发了多个功能 块,然后在编程中将功能块连成类似于继电器图的梯形图组成控制逻辑,将复杂的计算机编程简化成为非计算机人员可以很快应用的实用工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也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编程方式被广泛接受,逐步演变成IEC611313通用标准。利用编程软件编制的应用程序通过编程器编译后写入存储器 装在PLC上运行,而PLC的工作软件通常是由厂商自行开发的专用系统,基本上是以自诊断、输人数据、用户逻辑库、输出结果、上位机通讯这五步进行的,这 五步的执行时间为一个扫描周期,为了缩短周期,绝大多数PLC厂商都尽可能简化工作程序,减少与外部的交流,这对早期的PLC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证了在 有限的硬件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扫描周期小于100mS这个“实时执行任务”的要求,但随后出现的问题就是工作程序对外界的其它任务的支持不足。

  总的来说PLC作为一个成功的工业控制器产品其软件的特征就是用户程序编制方便、用户程序实时运行、提供与工业I/O的直接(快速)通讯。

  1.3 传统PLC的局限性

  社会的发展使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使原仅以逻辑处理见长的PLC显得有些吃力,再加上企业网络的普及使得传统系统的“自 动化孤岛”现象日益突出。1994年包括GM在内的美国三大汽车厂商联合了波音、宝洁和康明斯等公司成立了一个名为开放制造自动化协会的组织 (OMAC),在制造自动化领域推广开放化模块式结构的控制器。在OMAC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对不同厂商提供的专用控制设备作了评价,他们对以PLC为代表 的专用系统的抱怨是:性能有限;厂商确定价格、对外接口不通用、将控制器集成到企业网络中的费用高;各厂产品在编程和运行维护等方面不尽相同,用户需要在 运行和维护方面做特殊的培训;由于只能由原厂提供备件,因此用户不得不花费按照厂商确定的价格财力备齐必要的备件,积压大量资金。更严重的是:由于厂商的 兼并破产或产品升级使得用户原有的产品不再能得到继续的支持。为了解决这类问题,OMAC建议采用开放结构的PC作为控制器。采用开放结构的PC用作机械 设备的控制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厂商的部件构成系统,可以广泛采用市场上的高性能商品软件来极大的提高自动化性能,并且可以向全厂的MIS系 统提供生产数据,因而其性能价格比较低并且维护较为容易。

  2. PC的发展

  2.1 硬件的发展与进步90年代末,PC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可靠性和计算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已彻底标准化而且性能也十分稳定,存储器容量和 CPU速度已增加了数百倍,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快速网络将PC和其它设备连接起来并向网络服务器提供各种资源,并且很多商品控制设备都提供与PC相连的多 种方式和接口以及包括编程、监视和监控的相应软件。与此同时,PC产品都已趋于标准化:不同厂商都按同一标准生产扩展硬件(ISAPCISCSI等总 线结构)、并串行接口设备、网络设备、显示接口、输入接口(鼠标、键盘等)等,因而产品可以在系统中“即插即用”,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诸如CD— ROM、声卡、语音辨识器、扫描仪、高性能磁带机、打印机等配套的外设和多种晶牌规格的I/O以及其它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设备越来越多。几乎每半年就有一 代新PC的硬件出现,而PLC硬件的换代往往需要二到三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控制器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