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plc技术PLC入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和基础知识 正文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和基础知识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和基础知识

点击数:7340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0:5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PLC入门

PLC的内部结构
    PLC主要包括一片CPU,存储区和用来接收输入/输出数据的相应电路。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把PLC看做一个装满了成百上千个分立的继电器、计数器、定时器以及数据存储区域的盒子。这些计数器、定时器真的存在吗?不,实际上它们是不存在的,它们是模拟的,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软件计数器和定时器。这些内部继电器是通过寄存器内部的数位位置(bit LOCAIION)来模拟的。

那么各个部分是做什么的呢?
    输入继电器(接触器)(INPUT RELAYS ):它们与PLC的外围电路相连。它们是实际存在的,并从开关、传感器等外围元件接收信号。典型的输入不是用继电器,而是用晶体管。
    内部应用继电器(接触器)(INTERNAL UTILITY RELAYS-):它们不从外界接收信号,实际上也不存在。它们是模拟的继电器,就是它们使得PLC取代了外部继电器。有一些专用继电器,仅用来完成某一任务。有些是常开的,有些是常闭的。有些仅在上电期间开,典型应用是用来初始化存储的数据。
    计数器(COUNTERS):它们也不是实际存在的。它们是模拟的计数器,编程后可以用来对脉冲计数。典型的计数器可以做加计数、减计数和双向计数。因为它们是模拟的,所以限制了它们的计数速度。有些厂家也在PLC中加入基于硬件的高速计数器。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实际存在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计数器可以做加计数、减计数和双向计数。
    定时器(TIMERS):它们也并非实际存在。它们可以有多种变量和增量。最常见的类型是闭合延时型。另外还有打开延时型和保持、非保持型。定时器增量从1ms到1s。
    输出继电器(线圈)(OUTPUT RELAYS ):它们连接到PLC的外围电路。它们是实际存在的,并向电磁线圈、灯等发出开/关信号。它们可以是晶体管、继电器或者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这取决于PLC类型的选择。
    数据存储(DATA STORAGE):典型应用中,可使用寄存器来存储数据。它们通常作为数据处理的临时存储器。当PLC断电时,它们也可用来存储数据。当上电时,它们仍保持与断电前相同的内容。非常方便,也非常有必要!

PLC的运行
    PLC的工作就是对一段程序连续扫描。我们可以把这种扫描看成包括三个重要的步骤。虽然肯定不止三个步骤,但是我们集中精力考虑重要的部分,而不用担心其余的部分。其余部分的典型作用是作系统检查和刷新当前内部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值。
    步骤1-检查输入状态:首先,PLC检查一下每个输入点,看它们是闭合还是打开。换句话说,连接到第一个输入点的传感器闭合吗?第二个呢?第三个呢?......它将这些数据存入内存,以备在下一步使用。
    步骤2-执行程序:然后,PLC执行你的程序,每次执行一步。你的程序或许是这样的:如果第一个输入点闭合,那么闭合第一个输出点。因为程序已从上一步中知道输入的开关状态,所以它能够根据第一个输入点的状态,决定第一个输出点是否应该闭合。PLC将执行结果存起来以备下一步使用。
    步骤3-刷新输出结果:最后PLC刷新输出点的状态。它刷新的根据是第一步中读取的输入点状态和第二步中程序执行的结果。还是举第2步中的例子,此时PLC应将第一输出点闭合。原因是第一个输入点是闭合的,而且你的程序要求在这种状态下闭合第一个输出点。
    第三步执行完毕,PLC返回到第一步,连续重复以上步骤。一次扫描时间(one scan time)就是PLC执行以上所列的3个步骤所需的时间。


本文关键字:基础知识  控制器  程序  PLC入门plc技术 - PLC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