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经济性分析结论
光伏发电装置分为商用和民用两类,但是其收益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对用户经济性的影响主要是各地标杆上网电价、年利用时间、各地的补贴政策、各地不同的阶梯电价等。对于发电系统投资成本的收回期,一般在5一l1年,投资价值非常高,尤其是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区域,采用该发电装置将会为用户带来巨大收益,而且也会大大缩短投资成本收回的期限。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政策分析
2.1 优化审批环节
在我国相关的光伏发电管理文件中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采用备案制,是应由省级政府部门来制定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地区的备案方法并没有落实,在政策上存在延误。另外。国家能源局对各省的发电项目建设规模提出了相关要求,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省市对于如何确定本地区的建设规模指标尚未明确。这两个方面都是在审批环节中存在的弊端,因此必须进行优化,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加快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从而保证光伏发电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2.2 优化售电结算问题
用户在使用了光伏发电装置以后,自用剩余上网电量是由电力公司收购的,不过要求用户必须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可是民用的发电项目又无法在工商部门登记,何谈增值税发票?所以只能开具普通发票或是收据,长此以往将会严重阻碍分布式光伏发电事业的良性发展。虽然商用发电项目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但是所承担的成本也就大大提高,我国的相关政策是将增值税减半收取,这也算是对该行业的大力扶持,但是有效期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因此说国家的鼓励扶持政策只是浮于表面,对此国家能源总局应该和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明确扶持政策,优化电量收购环节,从而保证光伏发电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本文关键字:光伏发电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