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智能电网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正文
智能电网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智能电网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点击数:762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6:4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2.4智能电网的效率与电力体制改革
  智能电网不可避免会遇到效率和制度安排的问题。经济学中的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都将制度放在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来考察市场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适当作用、研究制度变迁的理性与规则遵循问题[15]。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强调自发或看不见的手创造和维持对社会有利的制度的能力。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保证智能电网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制度保障。智能电网运行得是否有效率,与市场化的体制建立密切相关。竞争性市场过程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在放松管制、促进竞争的电力市场条件下,智能电网的效率才有保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会存在无效率的情况。这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组织(如电力监管委员会等)或政府干预的手段进行规范和调节。
  2.5智能电网的演进与设计
  智能电网作为复杂大系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提高,以及创新的不断涌现,智能电网将不断演进和发展。在经济学中用“新奇”这一概念来表达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它是人类创新性的结果。由于不可能充分预见到新奇的创生,因而行为者也就无法采取最优的行为。智能电网的最优方案或最优性能也是不能完全预见和实现的,很可能有些预期的新技术没有实现,而没有预期到的新技术却悄然出现了,所以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只能是一个依据经验不断发展乃至试错的过程,以满意度作为考察的量化指标更为合适。中国的智能电网可以分层分级实现:1)以解决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为目的的智能特高压输电网为第1个层次。在该层次,应该加强统一协调和统一规划,以利于形成统一调度运行的统一或联合电网[2]。2)以提高安全性和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为目的的智能高压大电网为第2个层次。在该层次,也由电网公司统一规划和推动实施,其优点是,实施阻力小,交易成本(谈判成本)低,便于统一调度。3)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解决分布式能源—15—·专题研讨———智能电网·蔡声霞,等智能电网的经济学视角思考分散化小容量多数量接入为目的的智能配电网为第3个层次。在该层次,可以多开展一些体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智能电网建设试点,包括微网技术的示范等,多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开展有序竞争,在对涌现出的各种新方案通过实践检验并进行科学比较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化和给出推广建议。
  
  三.结语
  
  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电网的经济、高效、可靠、安全运行,实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高效利用,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涉及能源、信息、经济、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从智能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看,智能电网的建设十分必要。发展智能电网,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对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的能力。建立智能电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对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非常关键,可缩短由知识到技术再到产品的周期,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保证智能电网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制度保障。智能电网作为复杂大系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随着创新的不断涌现,智能电网将不断演进和发展。智能电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层分级来实现。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智能  经济学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