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研 正文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研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研

点击数:738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6:2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4.2 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适当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际、国内市场要水资源,并且适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

  对于国内市场,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市场调解实现水资源的合理的调配。研究结果表明,水价与水资源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Q=Q(P/P),式中,Q2为调整后的用水量;Q1为调整前的用水量;P1为原水价;P2调整后的水资源价格;E水资源价格弹性系数。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合理调配的关键。

  4.3、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1)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4 以水权为中心,建立节水交换激励机制

  所谓的水权,指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资源配置过程,实质上就是水资源"水权"的重新分配过程。水权在调节水资源供需和水资源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心,研究建立水权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是21世纪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水资源只是农业持续发展众多因素中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用水向城市生活和工业转移没有根本影响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优质种子、化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其中农业节水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水资源"农转非"挤占了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农业水资源资产,他迫使农业生产走高效用水之路,因而促进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其最终结果是水资源资产增殖。

  针对水资源"农转非"问题,必须采取"以益补农"的战略,即,水资源"农转非"受益者采取经济补偿的政策,补偿农业水资源水权转移额外投入或经济损失,如根据水资源"农转非"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等价格,所积累的资金用来投资节水农业或对水资源转移者给予补偿。

  对于水资源流域管理,采用以水权为中心的管理,建立流域级水权交换机制。特别针对大江大河,水权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水价是否合理,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带来一定冲击,为了鼓励供水单位节水,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4.5 制定《节水法》,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和水管理机制的转变。

  该法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确立了八项基本制度,即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规划、水长期规划、水资源宏观调配、取水许可、水费与水资源费和水事纠纷处理等。《水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节水。

上一页  [1] [2] [3] 


本文关键字:水资源  农业发展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对策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