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正文
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点击数:726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2:5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电势和磁势波形接近正弦,各谐波分量要小.
三相绕组基波电势,基波磁势对称.
在导体数一定时,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势和基波磁势.
节省有效材料,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好.
制造工艺简单,检修方便.
要获得正弦波电动势或磁动势,则根据e=blv, 只要磁场B在空间按正弦规律分布,则它在交流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就是随着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用槽电势星形图保证三相绕组基波电势,基波磁势对称
槽电势星形图: 把电枢上各槽内导体感应电势用矢量表示,构成的图.
概念:槽距角----相邻两个槽之间的自然(机械)角度,
槽距电角----用电角度来表示的相邻两个槽之间的角度,
电角度---是磁场所经历的角度.
c. 用600相带的绕组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
相带:(1)360度的星形图圆周分成三等分,每等分占1200,成为120度相带;这种分法简单,但电势相量分散,其相量和较小,获得的电动势较小.
(2)若分成六等分,则称600相带;这种分法同样可以保证电势对称,且合成感应电动势较大,是常用的方法.
4.2三相单层绕组
特点:线圈数等于二分之一槽数;通常是整距绕组;嵌线方便;无层间绝缘;槽利用率高.
缺点:电势,磁势波形比双层绕组差.一般用于小型(10kW以下)的异步电动机.
例题:一台交流电机定子槽数z=36, 极数2p=4,并联支路数a=1,绘制三相单层绕组展开图.
解:
步骤1 绘制槽电势星形图 槽距电角=200, 槽电势星形图如上图(注意:不是槽星形图,而是槽电势星形图)
步骤2 分相,构成线圈 每极每相槽数=36/4/3=3;每相在每个极下所占有的槽数.
步骤3 极距=36/4=9 ;一个极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
节距y1=τ,整距;一个线圈的两边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
y1τ,长距
根据极距画磁极(笔记),根据节距画线圈;绘制绕组展开图.
步骤4 由于相同极相组的绕组串联连接,与端部无关,可以把单层叠绕变成单层同心绕制.
各线圈边连接的先后次序不影响每相电势的大小,适当改变每相线圈边的连接顺序,除了同心式外,还可以得到交叉式,链式绕组的展开图.
步骤5 确定并联支路数.(一般单层绕组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极对数).本例a=1
步骤6 把属于A相的所有极相组串联起来,形成A相.同理可得B,C相.
1,10―2,11―3,12―--19,28―20,29―21,30―X


本文关键字:交流电机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