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计算机场地监控系统,在总体结构选用ETHERNET(以太网)作为系统的网络结构,符合IEEE802.3标准。目前这种网络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管理信息系统(MIS)中,以太网的使用几乎占了绝大部分。这给计算机场地监控系统以后联入其它计算机管理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两种基本的通讯方式,一种是CLIENT/SERVER方式,或称客户/口服务器方式,另一种是PEER-TO-PEER方式,或称对等通讯方式,这二种通讯方式的区别在于互相通讯的二个网络节点所采用的服务方式。在CLIENT/SERVER方式中,一方是委托方,一方是服务方,二个节点在功能上是有差异的,服务方的工功能比较齐全,它们可以委托方提供不具备的功能。而在PEER-TO-PEER方式中,两个通讯方具有相同的功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服务,以便互相共享资源。但这种方式要求二个节点都是功能比较齐全的节点。因此PEER-TO-PEER实际上是双向的CLIENT/SERER,具备PEER-TO-PEER通讯能力的系统也可以提供CLIENT/SERER通讯。在我们的计算机场地监控系统中,支持和提供PEER-TO-PEER通讯方式,因此在构成网络时,很容易实现系统中多个节点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监控系统主要检测仪、门禁机技术性能和信号连接
(1)、DPM400系列多功能智能数字电力监测仪
该表为美国电力自动化公司(AAP)的产品,该表可测试相电压、线电压、系统电压、相电流、线电流、系统电流、中性线电流、频率、功率因素、系统有功功率、系统无功功率、系统有功电能、系统无功电能等45个基本电力参数,DPM-420表内有RS-485串行接口可以与计算机联网集中管理。45种参数可从串行口读出,通信能力最长可达2000米,一对双绞线最多可选接32只电表,并具有摇控及通信功能。每个时间点可记录20个电力参数,时间可从1分钟到24小时设置,最多可存储168个时间点的数据,可从串行口读出并清除。
(2)、TTDM-24泄漏检测仪
美国RAYCHEM公司的TTDM-24泄漏检测仪适应于对水、油、酸、碱多种液体进行泄漏检测和报警。它由一条检测液体泄漏的感应线和一个带显示报警的控制器二个部份组成。该仪器中氟化物结构使得线缆耐腐蚀强度高,不同于旧式的点感应测漏产品。此感应线缆上的每部分都可感应液体的存在,而且监测范围广,直线距离1500米。该仪器适应性好、兼容性强,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报警控制器在泄漏报警之后,可继续监测,并且在泄漏处有明显变化之后再次报警。筒单易懂的监测面板。清晰明确地指示系统状态,同时具有多种信号接口,不仅有继电器输出。还有4-20MA电流输出口,以及RS-232/485通讯接口,能兼容多种通信信道和多种通信速率。因此该检测仪可以很方便地纳入集中监控系统。
(3)、AC9100磁卡门禁装置,分为AC9100磁卡锁控制器和微机网络系统两部分组成;即可单独工作又可连网使用。单锁工作基本功能有:
用户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开门:设置和删除允许进门的钥匙卡:设置AC9100内部时钟,设置开门时间。
在连网使用时除了具有单锁工作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如下功能:使用RS-485网络,可连接100个磁卡锁控制器,通讯距离可达1200米;在微机的屏幕上可以查看网络中多磁卡锁的运行状况,如果出现磁卡锁被破坏,微机与磁卡锁通讯失败等情况,将在微机的屏幕上显示报警信息。在微机上查询每个门的出入门记录(钥匙号、持卡人姓名、出入时间以及出门或入门标志)。使用微机可以对网络中多磁卡锁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修改或删除,这些参数包括:系统码、密码、开门方式、允许入门的卡号及个人密码、磁卡锁内部的时间和日期、普通卡进出门管制时间、磁卡锁地址等。可以使用微机通过网络摇控开门。设置磁卡锁工作参数和遥控开门等操作需要输入口令。用户可以自行修改口令。AC9100磁卡锁可保存1000次进出门记录,并通过网络一次读入微机。
(三)、监控系统软件结构特点
计算机场地监控系统遵循“开放”的设计原则,在计算机产品高速发展并快速更新换代的今天,这一点对于保证系统有更长的生存周期,并能随着计算机平台的更新换代而同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SCADA软件应满足以下技术条件:
l 模块化:软件可以按模块组合。
l 分布式:具有强力的网络支持,能够以分布环境方式运行。
l 多平台支持:具有在多种计算机平台上运行的多种版本,具有不同版本有一致的应用层界面和网络层界面,以便实现网络中多种平台的共同运行。目前用于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的 SCADA软件有许多,也各有特色。在我们的计算机房场地监控系统中选用FIX软件,它在众多的SCADA系统的同类软件中是性能较为优异的一种。FIX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系统软件,多个软件模块可按一定规则互相搭配,形成不同功能的节点,这些特性合用户要以根据现场情况,功能要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组成最适用的应用系统。由于计算机房场地监控系统在进行内部的图形处理时不是采用点阵图形处理技术,而是采用基本于第三代图形技术即面向目标编程方法(OOPS),使得监控系统具有更直观、更生动、操作效率更高的特点,同时监控系统是多任务系统,在监控计算机平台上能同进运行多个程序,其内部关键程序能按优先权响应更重要的资源要求,在FIX软件中把程序(任务)分为三种级别:
( 1)系统任务:系统任务以实时的方式进行处理,系统任务从组态文件中得到指令并有访问系统资源的优先权。
( 2)组态任务:组态任务创建监视和控制过程的指令和逻辑,组态任务还创建组态文件,在系统任务被启动时,它读入组态文件并使用其中的信息执行相应的功能。
( 3)用户任务:用户任务是工作在过程或过程数据中与用户发生关系的程序,用户任务也使用组态文件。用户取样和建立数据档案的历史趋势应用有三个程序:
历史定义:是一个组态任务,它选择被采样的数据点。
历史采集:是一个系统任务,它根据历史定义任务创建的组态文件执行数据取样。
历史显示:是一个用户任务,它用趋势图显示所收集的数据。
一些程序可以作为不同的任务执行,例如:数据库建立程序( DATA BASE BUILDER)是创造过程数据库的组态任务,它还可以作为用户任务,用电子表格方式显示实时数据。
监控系统软件的两个基本功能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是从现场获得数据并将它们加工成可利用形式的基本功能,通常监控系统通过I/O驱动软件同I/O硬件设备直接通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来的数据传送到设备映象表(DIT)的指定地址,接着扫描、报警和控制程序(SAC)读入从DIT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将其传送给过程数据库。一旦监控系统获得数据,将进行处理并传送给需要这些数据的程序,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处理的主要部分功能如下:
( 1)过程数据库是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心脏部分,这个过程数据库是由过程控制逻辑而形成的一种过程描述,它是由块和链组成,一个“块”是一组过程控制指令代码,它执行规定的动作,一般有两种块类型。一级块从DIT读数据,或写数据到DIT或者执行规定功能,二级块处理传输给它的数据。一个链是一系列连接在一起的块,它们完成一个控制或监测回路。例如在一个控制回路中,你需要读一个数据点,用一个标准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写出。这个执行控制策略的链可以由一模拟量输入块,后面接一个计算块以及接在后面的一个模拟量输出块组成。
(2)设备映象表(DIT)可以看作一个信箱的集合体。DIT中的每个信箱的叫一个数据记录。每个数据记录可容纳一个单个数据点或一批连续的数据点。为了建立一个数据记录,要规定开始地址和长度。开始地址告诉I/O驱动这批数据从哪个硬件地址开始,长度则告诉I/O驱动有多少个连续的数据需要取出。
(3)I/O驱动是访问硬件设备和规定通讯参数的工具,每个I/O驱动支持特定的硬件,I/O驱动软件加载后就能建立和维护DIT,I/O口驱动是按每个数据记录规定的速度更新DIT,DIT的更新时间。叫数据时间。数据时间可以按0.1秒为增量从0到255秒范围内取值。
(4)扫描、报警和控制程序(SAC):负责执行数值库链的逻辑,它从DIT取数据,将数据转换成过程数据库要求的格式,对照报警检查数据并产生报警信息,同进负责执行控制逻辑,执行异常检测,按要求将数据写入DIT,每个数值库链还包含了SAC应该处理链的信息,可选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以时间为基础的处理,以异常为基础的处理和一次性处理。
★以时间为基础的处理:SAC能按0.05秒,秒、分、小时等扫描时间单位处理链的信息。
★以异常为基础的处理:SAC能在以下情况下执行以异常为基础的链信息处理;DIT数值变化;从过程硬件主动送来的信息操作员的操作,应用程序发出的指令。
★一次性处理:SAC还能执行“一次性处理”,当一个链的扫描时间为零时,SAC只在链开始扫描时执行一次处理。
(5)人机对话(MMI):它提供一个面向过程的窗口,通过现场传感器,仪表设备及计算机的共同作用使操作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在监控系统中,采用全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以人机交互式方式生成显示画面及完成实时数据的动态链接,并且实时地显示过程现场各种数据的动态变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监控系统 软件 计算机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