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后所需的纯H2SO4量为:W(H2SO4)=V·d·n-3.36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注:每放出1 Ah电量,消耗纯H2SO4 3.66 g、生产水0.67 g。
式中d——放电开始时电解液密度,为1.30;
m——放电开始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8%;
n——放电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6%;
V——用d浓度的硫酸体积。
因此,每Ah电池需要加电解液体积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border=0>
要想做到贫液就要保证所需电解液必须完全吸附在隔板中,并且还有部分气体通道,一般每Ah加入玻璃纤维隔板17 g,每g隔板饱和吸酸量为0.8 ml。因此最大吸酸量为13.6 ml,保证密封隔板吸酸量最大不能超过95%,一般为92%,即最大加酸量为12.5 ml,加酸量应控制在10.9~12.5 ml之间。
3.2电池易漏部位分析
通过长期使用观察,发现电池易漏部位主要在电池槽盖之间密封处、安全阀处、极柱端子密
封处。各部位产生漏液原因各不相同,应进行全面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3电池槽盖密封方法
电池槽盖密封一般采用环氧胶粘密封和热熔密封2种方法。相对而言,热熔密封效果较好,方法是通过加热使电池槽盖塑料(
本文关键字:铅酸蓄电池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上一篇:电阻自动检定装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