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3磨煤机启停时的汽温和燃烧控制 正文
#3磨煤机启停时的汽温和燃烧控制

#3磨煤机启停时的汽温和燃烧控制

点击数:795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5:3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3)停运过程对锅炉汽温、汽压的影响:
停运过程中,主汽温变化范围:A0HAH51/52CT900从539℃/539℃开始变化,最低为533.49℃/527.93℃,最高为543.75℃/540.82℃。再热汽温测点A0HAJ11/12CT001/003温度由522.65℃、525.58℃/508.30℃、511.81℃开始变化,最低为508.88℃、510.64℃/492.18℃、494.82℃(“双出”切为“单出”),最高为532.32℃、535.84℃/508.59℃、512.69℃(单端停运后)。锅炉二级减温器进口温度A0HAH41/42CT002变化范围:从528.22℃/531℃开始变化,最低为518℃/514℃,最高为535.6℃/545.5℃。汽压由13.467MPa变化到13.818MPa(“双出”切为“单出”),然后稳定在13.467MPa左右。整个停运过程中,机组负荷未变,除了对#3磨煤机进行停运操作外,运行人员未进行任何燃烧、汽温调整。
2、#1炉#3磨煤机启动试验:
1)试验目的:
观察#3磨煤机从开始启动到正常运行时所需要的时间及启动过程对锅炉燃烧及汽温的影响。
2)启动操作:
A、#1炉#3磨煤机启动前,#1炉分割屏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仍然维持在“内设”,温度设定值为430℃,燃烧器摆角维持在60%。辅助风挡板控制及汽温控制全部投“自动”。
B、启动操作:15时06分,运行人员启动#3磨煤机单端启动功能组,磨煤机离合器啮合后,#1、#2磨煤机一次风量由17.6m3/s降到了13.1m3/s。当磨后温度达到65℃,两台给煤机正常给煤时,将磨煤机给煤投“外设”,然后将一次风量设到10.0 m3/s,开始对A层粉管进行吹扫。15时26分,为了尽快建立磨煤机内的煤位,要求运行人员设置了3T/H的给煤偏置(时间还可以提前)。15时28分开始进行“切双”操作(功能组启动),操作过程中,#1、#2磨煤机一次风量由13.1m3/s上升到了14.3 m3/s,待#3磨煤机“切双”操作完成、燃烧稳定后,三台磨煤机的一次风量稳定在12.2 m3/s左右。整个启动过程大约耗时26分钟。
3)启动过程对锅炉汽温、汽压的影响:
启动过程中,主汽温变化范围:A0HAH51/52CT900从539℃/539℃开始变化,最低为530℃/530℃,最高为540℃/539℃。再热汽温测点A0HAJ11/12CT001/003温度由527.93℃、530.85℃/506.83℃、509.76℃开始变化,#3磨煤机离合器啮合后,温度降为512.81℃、514.45℃/502.73℃、505.07℃,“切双”过程中,温度升为536.71℃、539.35℃/512.69℃、516.50℃,#3磨煤机启动完成后,温度稳定在517℃、519℃/495℃、498℃。锅炉二级减温器进口温度A0HAH41/42CT002变化范围:从528.22℃/523.24℃开始变化,#3磨煤机通风时变化到532.32℃/506℃,#3磨煤机离合器啮合时变化到518.26℃/516.50℃,#3磨煤机“切双”时变化到535.54℃/529.10℃。汽压由13.467MPa变化到13.057MPa(“单出”切为“双出”),然后稳定在13.467MPa左右。启动过程中机组负荷未变,除了对#3磨煤机进行启动操作外,运行人员未进行任何燃烧、汽温调整。
3、效果分析
机组正常运行时,高、低负荷工况下#3磨煤机对应的煤粉燃烧器火检一直很稳定,证明煤粉气流着火情况良好。在启停试验过程中,运行人员未对锅炉燃烧及汽温调整进行过干预,锅炉主、再热汽温的变化幅度、幅值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而以前启停#3磨煤机,虽然运行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先将#3磨煤机给煤量设置-10T/H以上的偏置;预先将燃烧器摆角下摆;将#1炉分割屏过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由“外设”切为“内设”,温度设定值由440℃降为430℃;设置#2磨煤机一次风量负偏置,降低#2磨煤机出力;手动开大过、再热器减温水调整阀;手动调整燃尽风挡板开度;手动开大汽机调门;手动关小启停磨煤机对应的周界风挡板;手动降低锅炉送风量;在“双出”、“单出” 相互切换时、磨煤机刚启动或刚停运时投油以控制汽温等等,能采取的调温措施都采取了,往往还经常发生汽压与设定值偏差过大引起机组级控制自动跳闸,机组负荷大幅度变化,锅炉二级减温器进口温度及再热汽温超温等现象。在另一次#2炉#3磨煤机启停和#1炉#3磨煤机启停时,运行人员都是完全凭经验操作,虽然都进行了很多燃烧、汽温调整(如上所述),但汽温变化幅度及汽压变化幅度都超过了本次试验值, #1炉#3磨煤机启动时,锅炉二级减温器进口温度A0HAH42CT002瞬间更是达到了557.65℃。而当班的操作人员应该说运行经验是很丰富的。所以说,启停#3磨煤机时,为了防止汽温超温,光凭运行人员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原因着手,如改变磨煤机风/煤比曲线、优化制粉系统控制系统等。

四、 #3磨煤机启停时保证汽压汽温稳定的运行措施

针对#3磨启停时经常发生汽温汽压控制失稳的现象,除了优化磨煤机功能组和汽温控制逻辑外,在日常的运行操作中,应根据系统的调节特性,掌握好参数调节的提前量,根据经验,可以参照以下措施进行:
1、将火嘴摆角放至50~60%,后屏进口汽温设定值由440℃手动设定为430℃,再热器出口汽温由546℃手动设定为535℃,等到汽温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再停#3磨。
停运#3磨时负荷一般在200mw~240mw,这时三台磨的一次风量一般在11.5~14m3/s,如果这时进行“双出”切“单出”操作,由于#3磨工况发生变化带粉量大增汽压、负荷上升较快,这会造成a:机组级控制会自动降低#1、2磨的出力,#1、2磨一次风量很快到10.2m3/s(下限)而没有下调余量,b:同时由于负荷上升,汽机控制器(机组投BFC控制方式)会关小调门以保持负荷稳定,这更会造成汽温、汽压上升过快。所以在停#3磨前应将#3磨一次风量手动慢慢设定为10.5m3/s后再多扣#3磨给煤量,为了保持汽压、负荷稳定,炉控制器就会把#1、2磨风量慢慢加高,在#1、2磨一次风量加至18~19m3/s并稳定运行10~15分钟后,再进行#3磨的“双出”切为“单出”的操作,这样即可降低#3磨的料位减少#3磨的带粉量又可以保证在#3磨“双出”切为“单出” 汽温、汽压上升时使#1、2磨有足够的下调空间,同时#1、2磨对应的是上四层粉管 它们的下降可以明显降低汽温。
2、在进行#3磨的“双出”切为“单出”时,不可立即将#3磨设定值从9.5m3/s手动改为6m3/s,因为此时#3磨正带粉造成汽温、汽压上升,如果把#3磨设定值改小,炉基本控制器会自动把#1、2磨一次风量加大以保持炉出力平衡、稳定,由于#1、2磨出粉为上层粉管,而上层粉管出力增大会使汽温上升,这更会使汽温难以控制,所以应该在“双出”切为“单出”后,应调出汽温、汽压曲线仔细观察,在汽温、汽压稳定或有下降趋势时,才可将#3磨设定值改为6 m3/s,以减少#3磨带粉量。而且要一定要在汽温、汽压降到规定值后,方可将#3磨设定值改为9m3/s对#3磨非驱动端A层粉管进行吹扫。
3、 在#3磨A层粉管吹扫完,汽温、汽压在规定值后,将#3磨风量设定为6m3/s再启动#3磨停功能组,同时应注意检查#1、2磨一次风量是否有下调空间,在进行此项操作初期因#3磨的两台给煤机全停,通风量突增带粉量增大,汽温、汽压会上升很快,但由于经过前期#3磨扣煤运行#3磨料位不高,带粉量不会太大。但应注意检查#1、2磨一次风量一定要有下调富裕量,在#3磨吹扫后期(12分钟)随着#3磨的带粉量减少,大量冷风进入炉膛,汽压、负荷下降很快,为了保持机组汽压、负荷稳定机组级控制器会增加#1、2磨的出力,#1、2磨的一次风量甚至会很快增加到22.5m3/s(上限),同时由于大量冷风从炉底部进入炉膛抬高了火焰中心、烟气量大增这些都会汽温上升加速,所以这之前应该认真观察汽温、汽压变化,当汽温、汽压上升趋势变缓时说明#3磨带粉量已不多,应立即增加#1、2磨给煤量,防止 #1、2磨一次风量上升过快过大(速率过快),必要时可以投油助燃,这样可以防止上四层粉管出力猛增现象,同时由于煤粉浓度增大也起到了稳燃作用,在吹扫后期还应手动关闭相对应的A、B层粉管的周界风门,这样可以起到降低火焰中心、降低汽温作用。
总之,在启停#3磨过程中应有提前量,注意启停磨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汽压汽温变化的影响,并注意汽机调门的动作情况,调整不可过猛过大,防止汽温震荡造成超温。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3磨煤机启停时的汽温和燃烧控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