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电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正文
电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电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点击数:790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3:3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瞬变电磁法除了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石油、煤田、地热以及冻土带和海洋地质等地质勘查工作之外,在水文和工程地质勘查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如杨文钦(2002)、张保祥(2002)、郁万彩(2001)、蒋文(2004)等使用瞬变电磁法查明断层及顶板砂岩的导水性及富水性、勘查地下水资源及界定地下水位、评价断层空间位置及含水性和寻找地下含水构造;刘继东(1999)、李貅(2000)、袁江华(2002)、阎述(1999)等使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煤柱及圈定老窑采空区、勘察煤田矿井涌水通道、探测小浪底水库库区煤矿采空区和探测地下洞体的存在;刘羽(1995)用瞬变电磁法评价塌陷成因及危害性、评价防渗帷幕稳定性、探测高层建筑地基和评价大桥桥址稳定性;郭玉松(1998)使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堤防工程隐患、勘查水库坝址;薛国强(2003)使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公路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质构造;李文尧(2000)用瞬变电磁法在抗洪抢险中寻找漏水断裂或溶洞;敬荣中(2003)使用瞬变电磁法结合四极测深探测地下管网分布。
  六、地质雷达(GPR)
  地质雷达与探空雷达技术相似,是利用宽带高频时域电磁脉冲波的反射探测目标体,只是频率相对较低,用于解决地质问题,又称“探地雷达”。将雷达技术用于探地,早在1910年就已经提出,在随后的60年中该方法多限于对波吸收很弱的盐、冰等介质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质雷达才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我国地质雷达仪器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仪器研制和野外试验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研究成果至今未能用于实际。目前,国内使用的地质雷达仪器都是引进的,能够提供商用地质雷达技术的有美国、加拿大、瑞典、俄罗斯等国家。
  地质雷达是由地面的发射天线将电磁波送入地下,经地下目标体反射被地面接收天线所接收,通过分析接收到电磁波的时频、振幅特性,可以评价地质体的展布形态和性质。由于雷达穿透深度与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有关,使其穿透深度有限,但分辨率很高,可达0.05米以下。早期,地质雷达只能探测几米内的目标体,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此外,地质雷达与地震反射法原理相似,一些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可以借用。目前,地质雷达探测深度最大可达100米,使之成为水文和工程地质勘察中最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地质雷达因具有分辨率高,成果解释可靠的特点,在浅层地质勘探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查找潜伏断层、破碎带、古溶洞、管道沟、涵洞以及地下掩埋体,进行环境地质、考古调查等。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地质雷达应用也是非常广泛,主要有:杨天春(2001)、钱荣毅(2003)、邓居智(1999)使用地质雷达进行公路、高速公路、机场道路等质量的无损检测;赵永贵(2003)、薛建(2000)、史付生(2003)使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王俊茹(2003)、李永革(2001)、姬继法(2002)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建筑物地下边坡孤石、机场地下古墓等不良地质体分布,消除其对邻近或上部构筑物构成的潜在威胁;姜卫方(2000)、李大心(2000)、朱红军(2002)使用地质雷达调查滑坡体及滑坡面、评估崩塌、滑坡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高建东(1999)、曾校丰(2000)、王百荣(2001)、张志清(2000)使用地质雷达探测水库地下防渗墙、探测水库坝体结构层及结构层材料老化变质、检测灌浆质量及混凝土厚度、调查覆盖层厚度及衬砌混凝土质量;杨向东(2001)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道;李张明(2000)使用地质雷达在三峡工程施工中探明花岗岩不均匀风化分布范围、圈定较大断层及风化夹层的延伸范围和产状、检测高速公路质量;王孝起(2001)使用地质雷达调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渠基岩岩性及基岩面高程;张兴磊(2001)使用地质雷达查明了煤柱破坏情况和采空区分布范围,指导注浆施工;张欣海(1999)使用地质雷达查明了海上围堤的断面特征以及着底情况;陈爱云(2003)使用地质雷达在石质文物保护工程中查明岩体中含水裂隙和溶洞的分布规律及对文物的影响。
  七、结论
  通过对几种主要电法勘探方法的发展、原理及实际应用进行综述,可以看出,电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勘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高密度电法由于其高效率、深探测和精确的地电剖面成像,成为水文和工程地质勘察中最有效的方法。考虑到该方法的分辨率不高,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结合其他电法勘探、电测井等方法,达到精细地质解释的目的。
  2.地质雷达主要用于各类工程地质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首选的电法勘探方法。同时,该方法可以借用地震勘探中已有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使其迅速发展,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3.在水文地质勘探中,激发极化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首选的电法勘探方法,如果将激发极化法和高密度电法结合起来寻找地下水资源,效果将会更好。
  4.瞬变电磁法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探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大功率瞬变电磁仪不仅可以在深部地质勘探中发挥作用,还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如果将该方法与高密度电法结合使用,有望解决深部精细地质勘察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金铭.电法勘探方法发展概况[J].物探与化探,1996,20(4).
  [2]张赛珍,王庆乙,罗延钟.中国电法勘探发展概况[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增刊1).
  [3]董浩斌,王传雷.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2003,10(1).
  [4]李金铭.激发极化法找水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5]底青云,石昆法,王妙月,等.CSAMT法和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水资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3).
  [6]刘羽.瞬变电磁法在不同类型工程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5,15(4).
     [7]曾校丰,许维进,钱荣毅,等.水库坝体结构层的地质雷达高分辨率探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15(4).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工程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电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