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文摘城区220 kV输电线路电磁兼容设计初探 正文
城区220 kV输电线路电磁兼容设计初探

城区220 kV输电线路电磁兼容设计初探

点击数:785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9:09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文摘
4.2 通信保护兼容设计
4.2.1 相关标准 磁
  感应电允许值,各国采用的数值不一,我国以《CCITT导则》现行限值为标准:

  通信明线               650 V
        通信电缆               直流试验电压的60%  
                                 交流试验电压的85%    
        但实际上,磁感应电压允许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送电线路的故障持续时间。因此,ALIG(《CCITT导则》允许值非正式工作组)根据此特性具体地提出了新的磁感应电压允许值,见表3。

4.2.2 城区假设分析  
  以接近距离50 m,接近长度1 km为例,220 kV城中线在邻近通信线上大约感应500~700 V的纵电动势,对于市话塑缆(HYA,0.5 m芯径对绞)大约感应0.7 mV的杂音电动势。

  如果不考虑城市屏蔽系数,则实际纵感应电动势应在250~350 V左右,而通信线上的感应对地电压则要更低,而杂音电动势则在0.3 mV左右。

  送电线路出现导线断落和雷电引起闪络概率极小,一般用户线都较短(与输电线路的接近长度一般不会超过2 km),220 kV送电线路对城区一般户线的磁影响和干扰影响是非常次要的。只有对城区的重要电信线路,还需按实际情况进行验算。
5 地电位升高
  送电线路的杆塔接地装置主要是为了导泄雷电流入地,以保护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在城区输电线路与地埋设施的路由比较受限值,局部区域输电线路与地埋设施很近,此时城区220 kV输电线路的危险影响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两者兼容将是线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理论计算表明离接地装置较远点的地电位上升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关系不大(但降低接地电阻可降低接地装置自身的地电位)。由于城区输电线路的根开较小,接地装置又受场地限制,多以垂直接地体取代水平接地体,因此接地装置半径较小,往往在5 m以内,以上式作为一般定性分析的基本公式是可行的。

  阻性耦合兼容设计中降低地电位升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地线的分流作用。降低地电位升的根本办法就是控制入地电流,采用良导体地线可以将总电流有效地分流到远端,从而减少入地电流,其分流作用可达到50%甚至更高。为配合良导体线的分流作用,另应做好相邻杆塔的接地,减小其接地电阻。

  (2)增加电流入地点与地埋设施的距离。移位本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在城区往往受场地限制而做不到。因此,采用异地接地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将接地装置的重心往远离地埋设施的方向布置,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D值,但由于引线长了以后,其感抗迅速增加,将会大大影响杆塔接地效果。因此,它对D值的贡献有限。

  (3)引流远离地埋设施。增加辅助接地线,使接地线尽量向远离地埋设施的方向延伸,从而将一部分入地电流引至较远处再入地。

 

 

参考文献:

[1]国标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IEC60050(1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092-1999.110~500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变电站及电力设备接地设计工程计算方法的误差分析(第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求解多层媒质中电源电场问题的复镜像.清华大学学报No.5.1999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电磁兼容  电工文摘电工技术 - 电工文摘

《城区220 kV输电线路电磁兼容设计初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