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经验交流D10型电磁式操动机构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正文
D10型电磁式操动机构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D10型电磁式操动机构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点击数:783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6:4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经验交流
CD10电磁式操动机构是目前农村变电所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操动机构。但因农村变电所油断路器动作频繁,常因使用不当而发生拒动,误动。为此如何迅速准确的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尽快的恢复供电是运行检修人员刻不容缓的职责。根据我们的经验就CD10型电磁式操动机构在运行中的故障原因、现象及处理方法,简述如下,和运行职工共同讨论。

 一、合闸失灵

         l、机械方面造成的原因有:

         A、限位螺杆过高(过低)

现象:电动合闸失灵,连杆2,3(如图一)不成一直线。

 原因:限位螺杆过高(或过低)(如图二)当合闸受力后,二连杆向上(向下)弯曲,使合闸铁芯作虚功,  参阅图三。  如二连杆正好在水平位置上,则合闸过于灵敏,在合闸过程中,铁芯顶杆顶住滚轮上升到终止位置,滚轮自顶杆跳下,使合闸失败,所以,限位螺杆的高低是合闸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处理方法:检查调正限位螺杆,使连杆2和3基本成一直线略小于l 80o。

 

  B、合闸铁芯顶杆行程不够

现象:电动合闸失灵,观察合闸铁芯在合闸瞬间高度不够。

原因:合闸铁芯顶杆行程,在合闸终止位置时应高于支架1·5—2.5毫米,参阅图四。

处理方法:用加力杠手动缓慢合闸,测出合闸铁芯顶杆行程应在上述范围内。

C、合闸铁芯卡涩

现象:合闸铁芯在合闸过程中上下不能自由串动或合闸后铁芯落不下来。

原因:固定磁轭的四个螺杆M12,紧力不一致,造成铁芯不垂直,磨擦阻力大,不能上下自由串动,即便是在电动力作用下迫使铁芯上升往往被卡住落不下来。

处理方法:重新调整四个螺杆M12使紧力一致均匀。然后用加力杆手动合闸,分闸数次达到动作灵活为止。

D、轴承转动不灵

  观象:用加力杆手动合闸时,各轴承转动部位磨擦阻力大,不能灵活转动。

  原因:运行中各轴承转动部位长期失去润滑,使磨擦阻力增大合闸过程中使动能减弱,又如支架7(参阅图一)在合闸铁芯到达终止位置时,不能迅速返回支掌住10,运行中常见:由于支架7活动卡滞使合闸失灵。

  处理方法:各轴承转动部位经常加润滑油,使其活动自如。

    2、电气方面造成的原因有:

    A、合闸回路不通:

观象:绿灯不亮(属于①②③原因)

    原因:①油断路器辅助触点(常闭)不闭合。②操作保险熔断。③合闸回路断线。④防跳路TBJ常闭接点操作接触不良。⑤合闸操作手把KK 58接点接触不良等(参阅图五)。

   

 

处理方法:①首先检查操作保险是否熔断。②手动缓慢合闸,观察油断路器辅助开关常闭触点动作是否正确,(参阅图八)否则应调正螺杆2。这个部位是最簿弱的环节,是指出问题的地方。然后用万用表检查回路各元件,查出其故障点。

 

  B、直流电压过低

    原因:如直流电源电压低于170伏即不足额定电压的80%。是因硅整流器元件一相击穿或整流器交流电源侧保险一相熔断。运行经验表明,三相桥整流器交流输入电源在三相正常,输入电压为380伏时,则直流输出电压为220伏。如交流侧一相保险熔断或硅元件一相击穿,则输出直流电压为170伏。如交流侧两相保险熔断则输出直流电压为零。

    处理方法:检查三相桥式整流器交流电源侧保险是否熔断,硅元件是否击穿。应更换保险和硅元件。

    C、保护回路继电器触点沾连

    现象:电动合闸瞬间,红灯闪亮,表示油断路器已合闸,但瞬时,红灯熄灭,绿灯又

亮,油断路器又分间,同时观察跳闸铁芯动作。

    原因:①这种合闸后瞬间又分闸的异常现象,常出观在用于速断(1.2LJ)过流(3.4LJ) 保护的电流继电器(参阅图五)因保护定值调整把手在刻度盘的前半部份,弹簧反作用力距小,结果,常开触点在事故跳闸后而不返回,造成触点沾连。跳闸回路常时带电,或者在开关合闸瞬间开关柜上继电器接点受震动瞬间沾连造成。

    ②有时也出现在,作用于油断路器跳闸的时间继电器(SJ)触点的沾连。这是因为时间继电器铁芯卡死,在线圈失电后不返回。如DS一112、DS—113型继器都发生过这种异常情况。

处理方法:①消除已沾连的继电器触点和时间继电器铁芯卡死的缺陷。②按要求:重校有关继电器,合理选用继电器规范,并尽量避免把保护定值放在刻度的前半部。

 

    D、合闸线圈烧坏

    现象:合闸线圈冒烟或有刺鼻的绝缘嗅味。

    原因:①合闸接触器卡死,触点沾连。合闸操作后接触器衔铁由于锈蚀等原因不返回,其触点常时间闭合或因接触器的灭弧罩多次合闸,分闸受振动而脱落,电弧不能迅速熄灭,将触点熔化而沾连,使合闸线圈常时间带电而烧坏。

    ②油断路器辅助开关F2(如图八)由于连杆1螺母松动,常闭触点断不开,这时,如果采用重合闸则合闸线圈常期自保持、不能返回,很快将线圈烧坏。

    处理方法:①消除合闸接触器缺陷,修复触点,灭弧罩。②手动合闸调正辅助开关,使其恢复正常。

二、  分闸失灵

    l、机械方面造成的原因:

    A、分闸铁芯卡死

    现象:分闸铁芯不能上下自由串动,电动分闸时,分闸铁芯由于磨擦阻力大而使电动力距减弱。

    原因:①分闸铁芯由于氧化锈蚀,不能上下串动死卡而。②分闸铁芯不垂直,多发生在新安装或更换线圈后。

  处理方法:①消除锈蚀。②调整铁芯支架,使其垂直,达到铁芯上下串动灵活。

  B、限位螺杆过低:

   现象:电动分闸时,铁芯上下串动良好,但不掉闸。

   原因:限位螺杆过低,使受力点全部集中在连杆2、3之间导致分闸失灵(如图二)   处理方法:调正限位螺杆;使二连杆基本成一直线。

    2、电气方面造成的原因有:

    A、分闸回路不通:

    现象:红灯不亮(属于①②②原因)。

    原因:红灯不亮则表示:分闸回路不通。

    ①操作保险熔断。

    ②油断路器辅助开关常开触点接触不良或不接触。

    ③合闸回路断线包括分闸线圈断线等(参阅图五)

    ④操作手把KK6.7接点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①首先检查操作保险是否熔断。②拉开油断路器两侧刀闸,手动合闸,分闸观察辅助开关常开触点在断路器合闸后是否闭合。否则,应调正拉杆,(如图八)达到常开触点闭合为止。③用万用表检查回路各元件查出其故障点。

    B、直流电压过低

    现象:利用盘表测知或用万用表测量操作保险两极电压值低于140伏(即不足额定电压220伏的65%)。

    原因:直流电压过低的原因同上节合闸失灵中所述情况相同。

    处理方法:检查处理硅整流器已损坏的元件、保险等。使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此种情况分闸时造成直流短路。

    C、分闸铁芯无电动力矩

    现象:电动分闸时,分闸铁芯无电动力矩,分闸不成功。

    原因:分闸线圈极性反接,这种异常情况多半发生在分闸线圈为两个相串联的回路中,在更换线圈以后如图七a两只线圈极性反接。由于二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所产生的合成磁通极性也相反。则磁场相互抵消,使分闸失灵。正确的结线如图七b二线圈极性一致相串联。

 

  D、分、闻线圈燃坏:

    现象:分闸失灵线圈冒烟并有刺真的绝缘嗅味。

    原因:这种异常现象经常发生在①分闻铁芯卡死不回原位②继电器触点动作后由于油开关分闸回路辅助接点断不开致使分闸线圈长期保持所致。

    处理方法:①调正分闸铁芯使其上下串动灵活。②消除油开关辅助接点分闸后不断开缺陷。开关分闸电压过高超过65%额定电压亦可能导致分闸失灵,解决措施:调整操作机构使其低于65%额定电压。

                三、油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的跳跃

    现象:油断路器在合闸时多次连续快速合闸分闸。

    原因:①控制合闸接触器线圈的油断路器辅助开关常闭触点未等合闸结束就断开,(支架7(如图一)尚未支掌住轴10而返回)。过早的断开了合闸线圈电源而此时合闸信号还未切除,合闸接触器线圈电源再次接通合闸,形成反覆合分闸。

    ②造成机械故障的原因为支架7长期失去润滑,锈蚀。使其失去灵活性,控制支架7的弹簧失去弹性等,不能活动自如。因此在合闸终了时,支架7不能迅速回到原始位置,轴l 0不能被支架7托住。(参阅图一)。

    处理方法:①调整辅助开关触点M 6螺钉2(图八)使辅助触点在油断路器动、静触头闭合后再断开。用加力杆手动合闸。试灯并接于动、静触头(指断路器主触头)之间,待试灯亮以后辅助触点再断开。

    ②机构所有磨擦转动部份,经常涂润滑油,使支架活动自如。有时支架7下面落有异物防碍了支架7的活动。或弹簧9(见图1)变形拆断等,如果是这样应取出异物,更换弹簧。

    ②手动合闸,用直尺测量合闸终了时支架7顶端到轴10间应有1.5~2.5毫米的间隙,如小于此数字,则松开紧固磁轭的四条M12螺栓,将合闸铁芯取出,再将固定铁芯顶杆的止钉旋出,然后,调正其顶杆长度.达到上述要求为止。


本文关键字:机构  经验交流电工技术 - 经验交流

《D10型电磁式操动机构运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