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手册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正文
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再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点击数:7694 次   录入时间:03-04 12:04:0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手册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集中模式、相对分散模式、分层分布分散模式等主要结构模式的介绍以及几个典型工程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超高压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模式 方案 策略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集中模式、相对分散模式、分层分布分散模式等主要结构模式的介绍以及几个典型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在系统集成、面向对象、标准化、通信通道、抗干扰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总结了一种综合考虑了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可维护性等因素的典型系统方案,该结构模式能够适应目前绝大多数工程的需要。同时,本文还对超高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总线结构、系统安全和通信方式等相关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发展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1、概述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我国对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目前,两网改造接近尾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已经启动的为西部大开发和东部经济建设服务的“西电东送”,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电力建设高潮;三峡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以330KV/500KV为主网架的大区电网已经形成,全国联网的序幕已经拉开,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正在紧张地规划和前期准备。我国电力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
  在这些电力建设工程中,超高电压等级(220KV/330KV/500KV,以及将出现的75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对此也极为重视,专门出台了超高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模式化方案并推广实施。笔者在模式化方案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和有关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对改进方案的说明,试图对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以后的发展模式再作探讨。
  关于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包含的内容、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实施的原则等内容,笔者在《简论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1]一文中已作过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目前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主要模式
   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从早期的以集中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以相对分散和分层分布分散为主,经历了一个探索、改进和完善提高的过程,在模式设计和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都有应用。
  所谓集中模式,指的是保护、监控、通信等自动化功能模块均在控制室集中布置,各模块从物理上联系较弱甚至毫无联系。早期的系统,包括许多引进的产品,主要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这样的系统在运行。
  相对分散模式,指的是自动化系统设备按站内的电压等级或一次设备布置区域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在该小区内建设相应的设备小室,保护、监控等设备安装于设备小室中,主站通信控制器、直流、录波等设备仍集中安装在控制室,各小室之间以及与控制室之间均通过工业总线网络互联。这种模式从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大量应用。
  分层分布分散模式亦即全监控,指的是参照中低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除主变、母线和高压线路的保护测控、中央信号、通信仍采用集中组屏外,出线、电容器的保护、监控等设备完全按设备间隔安装于就地的设备小室或直接安装在一次设备上,各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局域总线和通信规约互联。当然,也可按集中组屏的方式安装这些模块。这种模式在最近有迅速发展的势头。[2]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标准的制订、新应用需求的提出,还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系统结构模式。
3、 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工程实践,笔者认为在超高电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的注意。
  (1)在系统集成方面,应更强调功能集成、模块协调,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除了因可靠性要求外,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冗余,以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性价比。
  (2)对减少建设投资的考虑,应从减少占地、减少二次连接电缆、减少装置数量、减少每个装置中所用元器件数量、减少人员、降低后续的维护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全面反映出采用新型设备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3)对于面向对象问题,需对对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面向变电站、面向电压等级、面向设备间隔、面向物理监控对象等不同的基点,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思想,从而会引起系统结构的完全不同。
  (4)关于系统的标准化问题,不仅通信接口硬件、通信规约要标准化,而且模块的物理结构尺寸、接线端子也要尽量标准化,以利于系统未来的扩容升级改造。
  (5)对于系统的诊断,需要诊断软件能够迅速定位和隔离故障,并增加设置专用“黑盒子”,避免再出现类似二滩电厂那样的大事故却无法追踪的尴尬局面。
  (6)直接采用数字载波、数字微波、光纤等高速数据通信通道,彻底避免数字通道模拟使用、高速通道低速使用的弊端。光纤通道由于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衰耗小、通信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敷设方便等优点应优先考虑采用。
  (7)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压板的设置问题,应考虑尽量减少硬压板而采用软压板,保护投退可全部采用软压板。当然,保护出口回路仍必须采用硬压板。
  (8)低周减载功能应智能化,结合时间定值、负荷性质、负荷容量等从系统级综合考虑。 
  (9)对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若完全分散完成则降低了选线的准确性,传统的完全集中又过多地占用了硬件资源,所以应采用数据共享法来保证准确性和低造价。
  (10)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功能,应由系统完成,而不考虑另配置专门的功能单元。
  (11)系统设备的维护问题,应提倡现场模块级维护,对故障模块进行更换,尽量避免现场的元件级维护。
  (12)系统干扰主要有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长导线易引起传导干扰,所以要尽量减少电缆长度,要符合电器设备电磁兼容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辐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则比较有限。
  (13)直流电源的配置方式需给以充分考虑。保护监控就地分散安装后,直流电源供电电缆成了主要的传导干扰源,因此其配置方式就成了抗干扰的瓶颈。
  (14)SCADA实时数据、电量计费数据、保护数据、故障录波数据等尽量统一规约,统一通道,统一时标。
  (15)事故总信号最好由保护系统的中心管理模块统一集中产生,
  (16)保护远方复归-自动化系统须考虑远方复归功能,但运行单位可根据当地的规定选择投入或退出以及屏蔽。
  (17)主变主保护高中低压后备保护非电量保护从硬件上应结合成一体,由于共用一套出口回路,如果分开设置相互之间连线太多,而且操作箱出口故障时后备也起不到后备作用。
  当然,在工程建设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4、一种典型的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
   按照全国电力调度“十五”规划的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要实现主干通道光纤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电网调度智能化、运行指标国际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目标。在此总的要求下,结合多种模式站的优点,提出一种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案.


本文关键字:变电站  电工手册电工技术 - 电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