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使用兆欧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使用兆欧表应注意以下事项:
(1)确定被试设备确实不带电后,方可开始试验。
(2)兆欧表应水平放置,接上绝缘良好的试验引线后,将L端引线与E端引线短接,转动摇柄,看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说明引线没有接好或兆欧表有问题。将"L''端引线与"E"端引线断开,转动摇看指针是否指oo,如不能达oo,表明引线绝缘不良或兆欧表本身受潮,上述两个问题解决后方可试验。
(3)如需要接入G端,G端一般应靠近"L''端;"G''端对"L"、"E"两端都应有足够的绝缘。
(4)转速应恒定,大约为120r/min。
(5)指针稳定后,方可读数。如果测吸收比,应将兆欧表与被试设备间的连线L或E断开一根,达到额定转速时,方可与被试设备接通,同时开始计时,读取15s及60s两个数值。
(6)测量大电容量的设备时,在读取读数后,应在转动情况下将兆欧表与被试设备断开。在测量过程中,应防止电机突然停转而烧坏兆欧表。试验完毕,应将被试设备充分放电。
13、运行中的变压器如何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运行情况?
答: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发出的是均匀的"嗡嗡"声,当有其他杂音时,就应认真查找原因。但产生杂音的因素较多又复杂,发生的部位也不尽同,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下面举出几个例子供参考。
(1)仍是"嗡嗡"声,但比原来大,无杂音。也可能随着负荷的急剧变化,呈现"割割割"的间谐响声,这时变压器指示仪表的指针同时晃动,较易辨别。这种声音可能是过电压,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铁磁谐振等或过电流(如过负荷、大动力负荷启动、穿越性短路等)引起的。
(2)"叮叮哨哨"的金属撞击声,但仪表指示、油位和油温均正常。这种声音可能是夹紧铁心的螺钉松动或内部有些零碎件松动引起的。
(3)连续较长时间的"沙沙沙"声,变压器各部无异常,指示仪表指示正常。这种声音可能是变压器外部部件振动引起的,可寻找声源,在最响的一侧用手或木棒按住再听声音有无变化。
(4)套管处出现"嘶嘶"、"嗤嗤"响声,夜间可见蓝色小火花。可能是空气湿度大,例如大雾天、雪天造成套管处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
(5)放电的辟烈声。变压器内部出现这种声音应引起重视。可能是变压器内部绝缘有局部放电或铁心接地片断开。
(6)"咕噜咕噜"象水开了似的响声。变压器内部出现这种声音应特别重视。可能是绕组匝间短路、引线接触不良或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所引起。
14、简述螺旋式绕组绕制前的准备和绕制过程?
答:螺旋式绕组绕制前的准备和绕制过程如下:
(1)按设计并绕根数将线盘放在线架上排成两行,两边导线相等。若为奇数导线,绕组为左绕向时,则按绕线人背向线架,左手侧多放一根导线,右绕向时,则右手侧多放一根导线。
(2)将各行导线摞起来构成两组,每组排列是:第1行线盘的导线在上面,依次将第2、第3根导线盘的线在下面摞成一组,用斜纹布带临时捆紧。
(3)按设计的绕向出头,将导线预先弯成直角,左绕向往右弯,右绕向往左弯。弯折后包好卡环绝缘。
(4)将两组导线摞起,左绕向绕组面向绕线,左手侧一组导线放在右手侧一组导线下面,右绕向则相反。
(5)按出头导线排列次序将出头摆好,包扎绝缘。此时要注意导线之间不可有短路,绝缘必须良好。整个出头包扎紧密。
(6)把出头固定在线模适当位置。由于并绕根数较多,弹力较大,必须牢牢绑紧。
(7)线匝沿螺旋缠绕,匝间用垫块构成水平油道。垫块穿在撑条上,撑条在绕组内径上构成垂真油道。垫块和撑条尺寸应吻合。
(8)在绕制过程中用木榔头轻轻敲打,使线匝靠紧。绕完三匝后,用斜纹布带将出头与相临线匝绑扎在一起,并在与出头对称的位置同样绑扎一档。继续往下绕,主要是防止绕组松散。
15、试述绕制连续式绕组的一般技术要求。
答:绕制连续式绕组的一般技术要求为:
(1)线段应紧实平整,导线无扭曲、变形,绝缘无损伤,换位出头位置正确,油道、匝数符合设计要求。
(2)换位"S"弯度合适端正。
(3)换位"S"弯上包扎的纸槽端正,纸槽和布带应离开垫块边缘2~10mm,但应超过"S"弯的弯折部分。
(4)绕组内径不应呈多角形,内部换位不应向内凸起。
(5)油道内不应有悬浮的纸头或棉纱头,保持油道畅通。
(6)出头绝缘包扎坚实,包扎方法正确。
16、试述变压器吊芯应做哪几个方面的检查?
答:检查铁心有无放电及烧伤痕迹;接地片是否良好。拧紧轭铁螺杆及方铁。打开接地片用兆欧表摇测夹件对铁心及油箱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如有铁轭螺杆,测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下为2MΩ,35kV为5MΩ,110kV及以上为10MΩ。
检查绕组外观及绝缘状况、压紧程度、有无变形;撑条、垫块、油道是否正常。
引线检查:绝缘外观有无断裂,焊接头是否良好,绝缘距离是否合格,支架是否牢固。
检查分接开关的绝缘外观及固定状况,转动是否灵活,动静触头表面光洁度及弹簧弹性,外部位置指示是否与分接位置相符。
检查并紧固全部螺钉和紧固件。
对器身各部位进行清扫,必要时用油冲洗。
17、MR有载分接开关定期检修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MR有载分接开关定期检查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拆卸及重新安装切换开关(即吊出及重新装入)。
(2)检查并清洗切换开关油箱及部件。
(3)测量触头磨损。
(4)测量过渡电阻。
(5)测量切换开关的动作顺序。
(6)清洗切换开关小油枕。
(7)更换切换开关油(中性端分接开关的油:含水量不大于40ppm、耐压不小于30kV/2.5rmn;单极分接开关的油:含水量不大于30ppm、耐压不小于40kV/2.5mm)。
(8)检查保护继电器、驱动轴、电机传动机构。有安装油滤清器及电压调节器的MR有载分接开关,也必须进行检查。
(9)在工作中应尽量缩短切换开关部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0h。要保持各部件清洁。工作小心谨慎,检查迅速准确。
18、试述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作用。
答:变压器保护装置是由储油柜等几部分组成,其作用分述如下:
(1)储油柜:也叫油枕或油膨胀器,主要用以缩小变压器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油受潮和氧化的程度,减缓油的劣化,延长变压器油的使用寿命。同时,随温度、负荷的变化给变压器油提供缓冲空间。
(2)吸湿器:内装吸湿剂,如变色硅胶等,能吸收进入储油柜的潮气,确保变压器油不变质。
(3)安全气道:又称防爆管。当变压器内发生故障时,如发生短路等,绝缘油即燃烧并急剧分解成气体,导致变压器内部压力骤增,油和气体将冲破防爆管的玻璃膜喷出泄压,避免变压器油箱破裂。
(4)气体继电器:又叫瓦斯继电器。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如绝缘击穿;绕组匝间或层间短路等)产生气体时,或变压器油箱漏油使油面降低时,则气体继电器动作,发出报警信号,或接通继电保护回路,使开关跳闸,以保证故障不再扩大。
(5)净油器:也叫热虹吸器或热滤油器,内充吸附剂。当变压器油流经吸附剂时,油中所带水分、游离酸加速油老化的氧化物皆被吸收,达到变压器油连续净化的目的。
(6)测温装置:用来测量变压器的油温。
19、在运行中应怎样更换变压器的潜油泵?
答:在运行中更换变压器的潜油泵应该:
(1)更换潜油泵前,瓦斯继电器跳闸回路应停运。
(2)拆下损坏的潜油泵电源线,关好潜油泵两端的蝶阀,放出潜油泵中的存油。确认碟阀关好后,拆下潜油泵。
(3)用500V摇表摇测检查新潜油泵,绝缘应不低于0.5Mn。试转上端口叶轮是否灵活,有无刮壳现象。若潜油泵底部无视窗,可先接电源线,短时通电检查转向。
(4)安装潜油泵时,要放好密封垫。法兰及管道偏差较大时,要仔细纠正,防止密封不均匀。
(5)稍微打开潜油泵出口蝶阀及泵上放气堵,对潜油泵进行充油放气然后将两侧蝶阀打开。
(6)接通电源,启动潜油泵,检查转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油流继电器是否正确动作。
(7)检查外壳有无漏油点。
(8)冷却器经过1~2h运行后,瓦斯继电器投入运行。
20、迭装铁心迭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迭装铁心迭片应注意:
(1)铁心接缝要严密,缝隙最大不超过1mm。
(2)硅钢片不得搭接。
(3)整个铁心错片不得多于3处。
(4)铁心有卷边、折边、烧痕及其他短路现象应处理。
(5)单面绝缘的硅钢片,不得将两片无绝缘面对迭在一起。
(6)铁轭及芯柱表面应整齐。
(7)铁心应清洁,无油垢、碳素,不得堵塞油路。
21、变压器发生穿越性故障时,瓦斯保护会不会发生误动作?怎样避免?
答:当变压器发生穿越性故障时,瓦斯保护可能会发生误动作。其原因是:
(1)在穿越性故障电流作用下,绕组或多或少产生辐向位移,将使一次和二次绕组间的油隙增大,油隙内和绕组外侧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加速油的流动。当压力差变化大时,气体继电器就可能误动。
(2)穿越性故障电流使绕组发热。虽然短路时间很短,但当短路电流倍数很大时,绕组温度上升很快,使油的体积膨胀,造成气体继电器误动。
这类误动作,可用调整流速定值来躲过。
22、变压器小修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变压器小修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