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工考试电能计量初级工题库(论述题) 正文
电能计量初级工题库(论述题)

电能计量初级工题库(论述题)

点击数:766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5:2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考试

论述题

1.>简述感应式三相电能表与单相电能表在结构上的区别有哪些。
答案:(1)三相电能表和单相电能表的区别是每个三相表都有两组或三组驱动元件,它们形成的电磁力作用于同一个转动元件上,并由一个计度器显示三相消耗电能,所有部件组装在同一表壳内。
    (2)由于三相电能表每组驱动元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故它的基本误差与各驱动元件的相对位置及所处的工作状态有关,因此都安装了平衡调整装置。

2.>试述感应式电能表测量机构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感应式电能表测量机构主要由驱动元件、转动元件、制动元件、轴承和计度器五部分组成。驱动元件包括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它们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转换为穿过转盘的交变磁通,在转盘中产生感应涡流,从而产生电磁力,驱使转盘转动。转动元件是由转盘和转轴组成,在驱动元件的交变磁场作用下连续转动,把转盘的转数传递给计度器累计成电量数。制动元件由永久磁钢及其调整装置组成。永久磁钢产生的磁通与其转动的转盘切割时,在转盘中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形成制动力矩,使转盘的转动速度和被测功率成正比。轴承有下轴承和上轴承,下轴承支撑转动元件的全部重量,减小转动时的摩擦,上轴承起导向作用。计度器用来累计转盘转数,显示所测定的电能。

3.>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就是电能表在允许工作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吗?为什么?
答案:不是。所谓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包括影响量的范围、环境条件、试验接线等)电能表的相对误差值。它反映了电能表测量的基本准确度。它并非电能表在使用时的真实误差。因为电能表规定的使用条件要比测定基本误差的条件宽, 例如环境温度在测量基本误差时,对2级表规定的试验条件为20°±2℃,而使用条件规定为0°~40℃(A组)。

4.>电能表为什么要在80%和110%参比电压的两种情况下进行潜动试验?
答案:从理论上讲可以把轻负荷调整力矩补偿到恰到好处,但实际检验中往往做不到。当电压升高时,轻负荷补偿力矩与之成平方关系增大,一旦大于附加力矩与摩擦力矩之和时将产生潜动,反之当电压降低时也成平方关系减小,一旦失去平衡也将产生反向潜动。110%参比电压是为了检查电压升高时,电能表因补偿力矩的增加,是否会引起潜动;加80%的参比电压是为检查电压降低时,电能表因防潜力矩减少,是否会引起反向潜动。

5.>用光电脉冲法检定电能表时,被检电能表转数N的选定原则是什么?
答案:用光电脉冲法检定电能表时,标准表和被检表都在不停地转动,用被检表转一定转数,测定与标准表转数成正比的脉冲数以确定被检表误差。可见光电脉冲法没有人为的控制误差和估读误差,但是标准表发出的脉冲通过受被检表转数控制的“与门”进入计数电路,可能产生±1个脉冲的高频误差。为使这一误差被忽略,应选被检表转数N大一些,但考虑到检验效率又不能将N选择的太多,一般来说,N按以下原则选定:
    预置脉冲数
式中  KIKU--电流、电压互感器变比;
        CM--标准电能表的脉冲常数;
         C--被检电能表常数。
    通过N,计算出的预置脉冲数m0不低于规程所规定的该级别被检电能表预置脉冲数的下限值,如2级被检电能表,预置脉冲数的下限值为2000。

6.>论述单相电能表现场检验的意义?现场测定电能表误差超过规定时应怎么办?
答案:(1)经检定的单相电能表,由于长途运输或因工作人员疏忽、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等或个别用户的异常用电原因,安装到现场后可能会发生计录故障或接线错误等问题。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就要到现场进行检验。若超过规定应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多退少补,并对用户的违章用电行为及时按章处理,以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单相电能表的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2)当测得的电能表误差超出其允许范围时,应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换。若有必要可在试验室内进行校前试验。

7.>说明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答案: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压器很相似。它由一、二次绕组,铁芯和绝缘组成。当在一次绕组上施加电压U1时,一次绕组产生励磁电流I0,在铁芯中就产生磁通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一、二次中分别产生感应电势E1和E2,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改变一、二次绕组的匝数,就可以产生不同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比。当U1在铁芯中产生磁通 时,有激磁电流I0存在,由于一次绕组存在电阻和漏抗,I0在激磁导纳上产生了电压降,就形成了电压互感器的空载误差,当二次绕组接有负载时,产生的负荷电流在二次绕组的内阻抗及一次绕组中感应的一个负载电流分量在一次绕组内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形成了电压互感器的负载误差。可见,电压互感的误差主要与激磁导纳,一、二次绕组内阻抗和负荷导纳有关。

8.>三相三线两元件有功电能表能否正确计量三相四线电路的有功电能?为什么?
答案:不能。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的有功功率为
 
而三相四线电能表计量的有功功率为
          
           
    比较以上两式可见,用三相三线两元件有功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路的有功电能时,会引起线路附加误差UBINcos ,所以不能用三相两元件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路的有功电能。

9.>三相电能表为什么必须进行分元件调整?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三相电能表由于两组元件结构上的差异,以及装配不可能完全对称,即使在负载功率相同时,产生的驱动力矩也会不相同,从而产生误差,所以必须进行分元件调整。
    调整的原则:(1)使两组元件在cos =1时的误差尽可能相等且接近于零。
    (2)使两组元件在cos =0.5时的误差尽可能相等且接近于零。

10.>说明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答案:电流互感器主要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铁芯组成。当一次绕组中流过电流I1时,在一次绕组上就会存在一次磁动势I1W1。根据电磁感应和磁动势平衡原理,在二次绕组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I2,并以二次磁动势I2W2去抵消一次磁动势I1W1。在理想情况下,存在磁动势平衡方程式I1W1+I2W2=0。此时,电流互感器不存在误差,称为理想互感器。根据上式可推算出电流比与匝数成反比,以上,就是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实际中,要使电磁感应这一能量转换形式持续存在,就必须持续供给铁芯一个激磁磁动势I0W1,方程式变为I1W1+I2W2=I0W1。
    可见,激磁磁动势的存在,是电流互感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11.>简述电能表检定中的虚负荷检定法、实负荷检定法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答案:(1)为了节省电能和技术上容易实现,电能表装置采用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分开供电,电压回路电流很小,电流回路电压很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由移相器人工调节。这种方法称为虚负荷检定法,它可以检定额定电压很高、标定电流很大的电能表,但实际供给的电能或功率却很小。这样可节省电能。我国的电能表检定装置均采用虚负荷检定法。
    (2)实负荷检定法就是电能表和功率表实际指示的电能和功率与负荷实际消耗和电源实际供给的电能或功率一致的方法,流过仪表电流线圈的电流是由加于相应电压线圈上的电压在负荷上所产生的电流值,当实负荷检定法用于实验室检定时,负载电流功率因数的调整是用调整负载阻抗的大小及性质来实现的,实负荷检定法在国外有些国家使用,但在我国主要用于交流电能表的现场校准。

12.>电流互感器在投入使用前或对其进行校验之前为何要进行退磁?
答案:(1)电流互感器在投入使用前用直流法检查极性、测直流电阻等都会在铁芯中产生剩磁,存在的剩磁会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2)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如果在大电流下切断电源或二次绕组突然开路,铁芯中也会产生剩磁,存在的剩磁对校验测定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
    因此电流互感器在投入使用前或对其进行校验之前必须要进行退磁。

13.>三相电压不对称为什么能影响感应式三相电能表的误差。
答案:(1)这是由于制造及装配各驱动元件的不一致造成,当三相电压不对称,各元件的不一致使各元件驱动力矩变化的绝对值就各不相同,因而产生附加误差。
    (2)由于补偿力矩和电压自制动力矩随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变化的关系,三相电压不对称将引起这些力矩的变化不一致,也是产生附加误差的原因。

14.>试分析电能表常见故障中,计度器下列两种故障现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转盘转动,计度器不走字。
    (2)卡字或跳字。
答案:转盘转动计度器不走字的主要原因:
    (1)第一齿轮与蜗杆咬合太浅。
    (2)第一传动轮缺牙。
    (3)传动轮与字轮的间隙过大。
    (4)字轮的导齿较短。
    (5)弯架内框的尺寸过大。
    计度器卡字和跳字的主要原因:
    (1)计度器内有杂物。
    (2)字轮及传动齿轴杆与轴转动配合过紧或过松。
    (3)第一齿轮与螺杆齿形不等。
    (4)弯架内框尺寸过小或过大,造成字轮与传动轮间排列过紧或放松。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考试电工技术 - 电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