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试大纲说明
1. 综合理论课部分总分为200分。
2. 考试内容: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包括工程制图、传热与流体力学和电路基础三部分。
3. 分数结构:工程制图60分、传热与流体力学70分、电路基础70分。
4. 考试形式:闭卷,书面笔答。
《工程制图》部分(该部分总分为60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掌握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机械图样;
3.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4.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投影分析能力、具有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范围
(一) 点、直线和平面
1. 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4.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其中一个几何元素为特殊位置)。
(二) 立体
1. 三视图概念及投影规律。
2. 基本立体的三视图及表面上的点。
3. 立体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轴线正交的两圆柱)。
4. 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 机件常用表达方式
1. 各种剖视图、剖面图画法及规定标记。
2. 其他表达方式:简化画法、规定画法。
(四) 零件图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
(五) 标准件、常用件
1. 螺纹规定画法及标注。
2. 螺纹连接件规定画法及标记。
3. 键连接规定画法及标记。
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题型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备注
一
选择题
20分
二
几何作图
40分
自备绘图工具及仪器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画法几何学》,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传热与流体力学》部分(该部分总分为70分)
一、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传热的基本知识,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能够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和分析,掌握强化传热和削弱传热的方法;要求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运动基础、流体运动学基础等知识及应用。
二、考试内容范围
传热学部分
(一)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a) 导热基本定律;
b) 通过平壁、圆筒壁、球壳及肋片的导热;
(二)对流换热
a)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c) 对流换热的边界层理论;
d) 相似原理及应用;
e) 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
(三)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与辐射换热的计算
a)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b)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c) 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
d) 实际物体的吸收比与基尔霍夫定律;
e) 角系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
f) 被透热介质隔开的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g) 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
(四)传热过程及计算
流体力学部分
(一)流体及其主要力学性质
a)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b)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二)流体静力学
a) 流体静压强和特性及其分布规律;
b) 压强的计算基准和量度单位;
c) 静压强基本方程式的意义和应用。
(三)流体动力学基础
a) 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b) 恒定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及应用。
(四)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
a)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的分类;
b) 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c) 圆管的层流和紊流运动;
d) 局部阻力损失及减小流动阻力的途径。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题型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备注
一
名词解释
10分
二
填空题
10分
三
选择题
15分
四
问答题
10分
五
计算题
25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8年
2、《流体力学》,叶学群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7月
电路基础部分(该部分总分为70分)
一、基本要求
1、 考生应较系统的掌握电路基础方面知识,会应用电路基本定理和定律求解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问题;
2、 掌握电子器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电子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
3、掌握大纲中所要求的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与计算。
二、考试内容范围
1、 直流电路
(1) 电路的组成与工作状态;
(2) 欧姆定律;
(3) 基尔霍夫定律;
(4) 支路电流法;
(5) 叠加原理;
(6) 戴维宁定理。
2、 交流电路
(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4) R、L、C串联交流电路;
(5) 交流电路的功率与功率因数;
(6) 三相交流电路。
3、 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电路
(1) 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主要参数;
(2) 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路;
(3) 滤波与稳压电路。
4、 半导体三极管与放大电路
(1)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3) 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特点。
(4) 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消除方法。
5、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
(1) 基本门电路;
(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3) R——S、J——K、D触发器;
(4) 寄存器与计数器。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题型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备注
一
选择题
20分
10小题
二
填空题
10分
5小题
三
计算与分析题
40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电工学》(少学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唐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工与电子技术》(少学时),(教育部规划教材) 林平勇(跨高职高专)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水产学院2005年专科升本科考试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职业技能测试)
一、 基本要求
1、 能熟练使用钢板尺、游标卡尺、外径百分尺等常用量具;
2、 熟悉常用钳工工具,具有划线、锯切、锉削、钻削等基本操作技能;
3、 熟悉手工电弧焊的设备及其调整方法,具有基本的手工焊接技能;
4、 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与相应知识
二、 考试内容范围
1、 量具的使用;
2、 钳工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常用加工手段);
3、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划线、锯切、锉削、钻削);
4、 手工电弧焊知识(设备连接与调整、基本焊接原理)
5、 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 考核方式及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操作考核与回答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要求(总分100分):
1、 量具使用
1) 能根据测量对象与精度要求正确选用量具
2) 能够正确读数
2、 钳工
1) 熟悉台钳、锯弓、台钻、锉、划规、样冲等的安装、调整与使用
2) 能正确使用划针、划规、样冲按图纸进行划线操作
3) 能够完成锯切、锉削、钻削等基本操作,且基本掌握动作要领
3、 手工电弧焊
1)熟悉焊接变压器、焊钳等的连接与调整
2)能够顺利完成焊接操作,起弧、焊接与收弧
3)焊缝外观平整,熔深足够且均匀
4、 安全生产
1)未出现有悖安全生产的操作与行为
四、 主要参考书目
1.《金属工艺学实习》 尹志华 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2.《金属工业学实习教材》清华大学金工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水产学院2006年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理论部分)
理论考试大纲说明
1. 综合理论课部分总分为200分。
2. 考试内容: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包括工程制图、传热与流体力学和电路基础三部分。
3. 分数结构:工程制图60分、传热与流体力学70分、电路基础70分。
4. 考试形式:闭卷,书面笔答。
《工程制图》部分(该部分总分为60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掌握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机械图样;
3.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4.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投影分析能力、具有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范围
(一) 点、直线和平面
1. 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4.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其中一个几何元素为特殊位置)。
(二) 立体
1. 三视图概念及投影规律。
2. 基本立体的三视图及表面上的点。
3. 立体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轴线正交的两圆柱)。
4. 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 机件常用表达方式
1. 各种剖视图、剖面图画法及规定标记。
2. 其他表达方式:简化画法、规定画法。
(四) 零件图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
(五) 标准件、常用件
1. 螺纹规定画法及标注。
2. 螺纹连接件规定画法及标记。
3. 键连接规定画法及标记。
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题型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备注
一
选择题
20分
二
几何作图
40分
自备绘图工具及仪器
四.主要参考书目:
1.《画法几何学》,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