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正文
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点击数:752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6:0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子技术

由上述可知,话音信号在量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误差(或失真),引起通话时附加量化噪声。对于线性量化情况,量化噪声功率仅与量化间隔大小有关,因而大信号时信噪比高,小信号时信噪比低。为解决线性量化时小信号音质差的问题,在实际中通常采用不均匀分层的办法,让量化特性在小信号时分层密,即量化间隔小,而在大信号时分层疏,即量化间隔大。这样就能在编码位数较少的情况下,得到小信号较高的信噪比,以改善通话质量。为此需要在发送端先将话音信号进行非线性幅度压缩,再进行线性量化与编码,与此对应,在接收端解码后则需对话音信号加以扩张,以补偿因压缩而造成的非线性。在理想情况下,扩张器与压缩特性应是完全互补的。

在实际中广泛应用两种对数形式的压缩特性,即A律和μ律,CCITT和欧洲邮电部长会议(CEPT)已对A律压缩特性形成了标准,而CCITT与北美贝尔系统已对μ律压缩特性形成了标准,前者主要用于欧洲,后者主要用于北美和日本,我国采用A律压缩方式.
1.5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为提高传输信道的利用率,通常采用多路时分复用技术(multiplex)将若干路信息综合于同一信道进行传送。目前常用的复用方式主要有两大类:频分复用(FDM)与时分复用(TDM),它们分别按频率或时间划分信道。

对于频分复用,信道的可用频带被分割成若干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信号的频谱占用其一,以实现多路相加的FDM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借助适当的带通滤波器加解调器与带通滤波器即载波生成器等,用以实现信号频谱的搬移和分割。FDM是一种传统的技术,目前广泛使用于载波电话通信,在程控交换系统中有时也利用用户载波技术进行线对增容。

时分复用是将信道按时间加以分割,各路话音抽样信息依一定的次序轮流地占用某一时段(或时隙),从而实现多路复用。

在程控数字交换系统中,为提高传输速率和交换容量,通常采用PCM复用方式。对于PCM基群系统,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复用制式:30/32路帧结构与24帧结构。我国采用30/32路结构方式,即一帧占125μs,分为32个时隙(TS0-TS31),而只传送30路话音编码信息。 CCITTG.732建议对基群(一次群)规定的技术数据如下表。

参 数 30/32路制式 24路制式
话音频带(Hz) 300-3400 300-3400
抽样率(KHz) 8 8
量化层数 256 256
压缩律 A律(A=87.6) μ律(μ=255)
编码位数/抽样 8 8
单路数码率(kb/s) 64 64
帧长(μs) 125 125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工作原理  电话交换机  电子技术电工技术 - 电子技术

《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