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极磁场太弱会出现以下征状:绿色针状火花:火花的位置在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入端;换向器表面对称烧伤。对于发电机,可将电刷逆着旋转方向移动一个适当的角度。对于电动机,可将电刷顺着旋转方向移动一个适当的角度。
b、换向极磁场太强会出现以下症状:火花位置在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出端。对发电机,需将电刷顺着旋转方向移动一个适当的角度;对于电动机,则需将电刷逆着旋转方向移动一个适当角度。
( 9 )换向器具偏心:换向器偏心除制造原因外,主要是修理方法不当造成的
(10 )换器片间云母凸起:对换向片槽挖削时,边缘云母片未能清除干净,待换向片磨损后,云母片便突出,造成跳火。
( 11 )电枢绕组与换向器脱焊:用万用表(或电桥)逐一测量相邻两片换向器片得电阻,如测到某两片间得电阻大于其他任意两片得电阻,说明这两片间得绕组已经脱焊或断线。
2、发电机不发电、电压低及电压不稳定
( 1 )对自励电机来说,造成不发电得原因之一是剩磁消失。这种故障一般多出现在新安装或经过检修得发电机。如没有剩磁,可进行充磁。其方法是,待发电机转起来以后,用12V左右得干电池(或蓄电池),负极对主磁极的负极,正极对主磁极正极进行接触,观察跨在发电机输出端的电压表。如果电压开始建立,即可撤除。
( 2 )励磁线圈接反。
( 3 )电枢线圈匝间短路。其原因有:绕组间短路;换向片间或升高片间有焊锡等金属物短接。
检查电枢短路的故障,可以用短路探测器检查。对于没有发现绕组烧毁又没有拆开的电机,可用毫伏表校验换向片间电压的方法检查。但在用这种方法检查以前,必须首先分清此电枢绕组是叠绕形式,还是绕线形式。在分清绕组形式以后,可将低压直流电源接到正负两对电刷上,毫伏表接到相邻两换向片上,依次检查片间电压。在正常情况下,测得电枢绕组各换向片间的压降应该相等,或其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5%。如电压值是周期变化的,则表示绕组良好;如读数突然变小,则表示该片间的绕组元件发生短路。若毫伏表的读数突然为零,则表明换向片短路。有时遇到片间电压突然升高,则可能是绕组断路或脱焊。
对于四级的波绕组,因绕组经过串联的两个绕组元件后才回到相邻的换向片上,如果其中一个元件发生短路,那么表笔接触相邻的换向片上,毫伏表所示电压会下降,但无法辨别出两个元件哪个损坏。因此,还需把毫伏表接到相当一个换向器节距的两个换向片上,才能指示出故障的元件。
( 4 )励磁绕组及控制电路断路。
( 5 )电刷不在中心点位置或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
( 6 )转速不正常。
( 7 )旋转方向错误(指自励电机)。
( 8 )串励绕组接反。故障表现为发电机接负载以后,负载越大电压越低
3、电动机不能起动
( 1 )电动机无电源或电源电压过低。
( 2 )电动机起动后有“嗡嗡”声而不转:其原因为过载,处理方法与交流异步电动机相同。
( 3 )电动机空载仍不能起动:可串上电流表测量电枢电路电流。如电流小可能是电路电阻大;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电刷卡住。如果电流过大(超过额定电流),可能的原因有:电枢严重短路;励磁电路断路。
4、电动机转速不正常
( 1 )转速高
a、串励电动机空载起动。
b、积复励电动机,串励绕组接反。
c、磁场线圈断线(指两路并联的绕组)。
d、磁场电阻过大。
( 2 )转速低:电枢不在中性线上;电枢绕组短路或接地。电枢绕组接地,可用校验灯检查。
5、电枢绕组过热或烧毁
( 1 )长期过载,换向磁极或电枢短路。
( 2 )直流发电机负载短路造成电流过大。
( 3 )电压过低。 ( 4 )电动机正反转过于频繁。
( 5 )定子与转子相磨擦。
6、磁场线圈过热
( 1 )并励绕组部分短路:可用电桥测量每个线圈的电阻,检查阻值是否于标定值相符或接近,电阻值相差很大的绕组应拆下重绕。
( 2 )发电机气隙太大:查看励磁电流是否过大,拆开调整气隙(即垫入或抽去铁皮)。
( 3 )复励发电机负载时,电压不足,调整电压后励磁电流过大:该发电机串励线圈极性接反,串接线圈应重新接线。
( 4 )发电机转速太低。
( 5 ) 7、电枢振动
( 1 )电枢平衡未校好。
( 2 )检修时风叶装错位置或平衡块移动。
本文关键字:电动机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