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点击数:7974 次 录入时间:03-04 11:39:48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电工基础
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各种倒闸操作多且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高压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电气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基本工作之一,而电气倒闸操作又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操作中某一个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电气误操作,造成线路停电、设备损坏,严重时会造成人身伤亡、电网解列,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因此,预防电气误操作对变电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电气误操作发生原因
运行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电气运行工作要求运行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规程、制度。只有熟悉了电气设备的作用、性能、设备的位置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熟悉电气设备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掌握有关规程制度,才能够进行正确的倒闸操作。现在由于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运行人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运行人员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就上岗工作,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规程、制度,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遇到异常情况手忙脚乱,造成错误操作。 人员习惯性违章
运行人员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制度,完全依靠侥幸心理,或过于自信,不按规程、制度办事,造成电气误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运行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认为操作简单,有时不写操作票或填写操作票时不够认真,造成操作票错误,完全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去操作。 (2)人员思想麻痹、松散,在操作过程中不唱票、不复诵,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监护制度流于形式。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他工作,甚至与操作人一起进行操作,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了监护。 (3)人员对操作任务及操作范围不了解,班前会流于形式或根本不开展,盲目进行操作,存在侥幸心理。 (4)操作检查不认真、仔细,检查人员远处观看,检查不到位,分相设备不能逐项检查,看到其中一相就认为设备全部分开,监控操作人员操作后不仔细核对设备的监控状态变化,会造成带地刀送电的误操作。 (5)合上接地刀闸或装设接地线,省略操作步骤,怕麻烦;为省事,不进行验电,凭个人主观判断进行操作。 (6)操作票检查审核不严,操作人员填写操作票后,值班负责人对操作票审核走马观花式的检查,甚至不进行检查就进行操作,错误的操作步骤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人员精神状态不良
由于站内人员缺少,部分人员连续值班,造成精神状态疲惫,操作中思想不够集中,操作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或者带病上岗等,容易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管理不严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目前我们使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多为机械式程序锁、电磁锁和微机闭锁装置。由于部分产品质量和安装调试质量不良,以及运行人员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防误闭锁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不能起到防误闭锁的作用。在运行人员使用过程中遇到五防锁打不开,不分析原因就盲目解锁,不按规定使用解锁钥匙,甚至将锁砸坏,使防误闭锁装置未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误操作。[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