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户享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应用,推动着新的布线类别的产生。90年代初期,电信布线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从单个UTP规范出现在第一版TIA-568中,再到关于3、4、5类的一些规范的出现,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经历漫长的5年等待,六类布线标准终于在今年6月刚刚颁布。而即将在今年8、9月份公布的ISOE级六类标准/F级七类布线标准,必将再次给这个市场注入一支强针剂,这标志着结构化布线正朝着六类、七类和光纤的未来迈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七类标准的制订中,“非-RJ型”七类标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RJ型”接口设计,成为布线历史上一次有意义的革新。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1997年就为定义七类/F级性能要求并选择一种标准接口举行过多次会议。
开始制订七类标准时,共有八种连接口被提议,其中两种为“RJ”形式,六种为“非-RJ”形式。在1999年1月,ISO技术委员会决定选择一种“RJ”和一种“非-RJ”型的接口做进一步的研究。在2001年8月的ISO/IECJTC1/SC25/WG3工作组会议上,ISO组织再次确认七类标准分为“RJ型”接口及“非-RJ型”接口二种模式。其中,“RJ型”接口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被IECSC488组织审查和研究中。2002年7月30日,西蒙公司开发的TERA七类连接件被正式选为“非-RJ”型七类标准工业接口的标准模式。TERA连接件的传输带宽高达1.2GHz,超过目前正在制定中的600MHz七类标准传输带宽,可同时支持语音、高速网络、CATV等视频应用。
“非-RJ型”七类的创新
“非-RJ型”七类布线技术完全打破了传统的8芯模块化RJ型接口设计,从RJ型接口的限制脱离出来,不仅使七类的传输带宽达到1.2GHz,还开创了全新的1,2,4对的模块化形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满足线对和线对隔离、紧凑、高可靠、安装便捷的接口形式。
例如,TERA连接头可提供极佳的传输带宽,超过目前标准正在制定的600MHz七类标准传输带宽。这使得一些需求高带宽的应用,如高达862MHz的宽带视频应用,可以运行在七类/F级布线系统。由于TERA的紧凑性设计及1,2,4对的模块化多种连接插头,一个单独的七类信道(4对线)可以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宽带视频多媒体等混合应用,这使得在同一插座内可以管理多种应用,减少了以前必须的光纤、同轴、双绞线缆需求,从而降低了LAN(高速局域网)设备的成本。
竞争优势
1.至少600MHz的传输速率
正在制定中的“非-RJ型”七类标准,不仅要求七类部件的链路和信道标准将提供过去双绞布线系统不可比拟的传输速率(逼近光纤传输速率,目前标准要求七类的传输带宽高达600MHz),而且要求使用“全屏蔽”的电缆,即每线对都单独屏蔽而且总体也屏蔽的双绞电缆,以保证最好的屏蔽效果。此七类系统的强大噪声免疫力和极低的对外辐射性能使得高速局域网(LAN)不需要更昂贵的电子设备来进行复杂的编码和信号处理。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上一篇:三相的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