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录波器工作特点是扰动时启动,记录变化过程。这和电力系统中装设的另一类稳态监测装置是完全不同的(尽管目前这类装置也扩展了一定信息追忆功能)。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能描述暂态过程,而后者只反映稳态过程。按照正确响应暂态过程的任务特点,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条。
(1)录波的真实性。录波波形(或数据)应不失真地反映一次系统的各种变化。当系统发生扰动时,各种状态量的变化范围可能很大。例如发生短路时电压突然降低到接近0V,电流突然上升至额定电流的几倍到几十倍;发生振荡时,不仅电流、电压会周期性剧烈变化,频率也会偏离正常值。记录波形应保证在输入量大范围变化时的线性度。一般情况下要求:电流线性测量范围为工频有效值0.1IN--20IN(IN为额定电流);电压测量范围为工频有效值0.01UN~1.5UN (UN为额定电压)。故障暂态波形中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和衰减直流分量,应考虑足够宽的频带来保证正确记录所关注的各种频率分量。一旦发生系统故障,各种自动装置会相继动作,如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强行励磁、断路器辅助触点等均会发生触点变位(闭合或分断)。不仅要求正确记录各种开关变位,而且要求正确记录各个开关变位的时间顺序和开关变位顺序。为此一般要求开关量输入的时序分辨率不小于10ms。
(2)过程的完整性。录波波形(或数据)应能包含对扰动发生前后全过程的信息。尤其当系统连续发生扰动时,应能无遗漏地记录每次扰动前后全过程的信息。同时对所有输入量进行全面记录。这就要求故障录波器有足够大的信息容量。
(3)动作的可靠性。规定要记录的扰动应完整记录;不该记录的时候,不应随意启动记录,即要求录波器既不拒动又不误动。
(4)信息的规范性。要求微机型故障录波器数据记录格式符合国际上的和我国的有关统一规范,以保证便于故障分析和信息交换。
(5)时序的统一性。各个输入通道的波形记录以及不同录波装置的波形记录应在时间上同步,并有明确的时标。这样的波形才有综合分析的价值。这就要求应当有统一的时间原点。全系统的时间同步可以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本文关键字:发电厂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上一篇:高压断路器的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