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检修出现故障的电子产品,首先要有它的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接线图(装配图)。在电子产品检修时,我们往往通过测试数据并结合故障现象,在电路原理图上进行故障分析。没有原理图检查故障将很困难,检修前要对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了解各单元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联系。结合待修电子产品的故障特点,分析故障可能出现在哪几个单元电路中,这样可使搜索故障的范围缩小,从而迅速查出毛病。对待修电子产品电路结构的一般规律理解得越深刻,对各种单元电路在整个复杂电路中所负担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在检修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若手头没有待修电子产品原理图,可找一个电路结构相似的原理图作为参考。
印制电路图有助干在检修时很快查找到需检测的元器件,因为印制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一一对应,并印有元器件的标记符号,可以节省查找元器件的时间。
(4)准备检修工具、设备及元器件
常用的检修工具有电烙铁、镊子、螺丝刀、吸锡器、万用表等。对一些较复杂的故障,检修时还需要相应的检测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准备好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各种阻值的电阻器、常用的电容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3)故障检修
对电子产品进行故障检修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检修是更换整个模块;第二级是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第三级是更换元器件。第一级检修,速度快,停机时间短,但维修费用最大;第二级检修比第一级稍慢,但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的费用比更换整个模块费用低得多;第三级检修最为经济,但要检修出故障元器件,予以更换并进行电路调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检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和经济状况合理选择。第二、第三级检修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坚持物有所值,勤俭节约的原则是检修工作者职业道德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排除故障是完成检修任务的必要手段。视检查出的故障原因作相应的处理,就可将故障排除。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同规格、同型号的良品器件更换损坏、变质的器件。着无相同器件而需用其他元件代换时,应遵循代换原则。
②重新调整有关电路或可调器件,以解决失调故障,检修后的调整可使机器性能更佳。
⑧重焊、补线,以排除虚焊、脱焊或断线故障。
④清洗、烘烤受污染、锈蚀、接触不良或漏电的电路、器件或设备,可排除简单或疑难故障。
⑤灵活地采用临时措施。此法因人、因地而异,但必须规范化,以免后人不好修理。若采用了临时措施,购到器材后一定要及时换上,并记录在案。
故障检修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该对电子产品进行开机试运行,并对检修完的产品进行校验,使电子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佳。
4)后续工作
以上工作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填写检修记录供今后参考,并将修理好的电子产品交付用户使用。
上一篇: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