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电压的10%,三相电流不平衡值不得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电容器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否则,应停止运行。
(2) 电容器装在室内时,室温不得超过4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此外,电容器的外壳温度应不超过规定值。
(3) 当保护装置自动跳闸后,不得强送电,应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只有在确认无故障后,电容器才能重新投入运行。
(4) 电容器重新投入运行前,必须将其充分放电,严禁电容器带电荷合闸。
(5) 一旦发现电容器外壳膨胀、漏电或出现火花等现象,应立即将该电容器退出运行,并进行检查。
(6) 电容器外壳应可靠接地。
二十八、 对运行中的移相电容器组应进行的检查
对运行中的移相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定期停电检查以及在断路跳闸或熔体熔断后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检查的内容如下:
(1) 日常巡视检查,每天不得少于一次。夏季在室温最高时进行,其他季节可以系统电压最高时进行。检查时主要观察电容器外壳是否膨胀,有无漏油痕迹、异常声响和火花;熔体是否正常;放电指示类是否熄灭;记录有关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的读数。为了便于检查,必要时可以短时停电。
(2) 定期停电检查,每月应进行一次,除检查日常巡视检查的那些项目外,还应检查下列几项:①各螺丝接点的松紧和接触情况;②放电回路是否完好;③风道有无积尘,并清扫电容器外壳、绝缘子和支架等处的灰尘;④电容器外壳的保护接地线是否完好;⑤继电保护、熔断器等保护装置是否完整可靠;⑥电容器组的断器路、馈电线等是否良好。
(3) 在出现断路器跳闸、熔体熔断等情况后,对电容器组应立即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有针对性地查找原因,否则不许再合闸送电。
(4) 按《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设备试验规程》定期对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
二十九、 补偿电容器运行中的特点及其保护装置必须满足的要求
补偿电容器运行中有以下特点:
(1) 合闸时冲击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5~15倍,装在串联电抗器时,其冲击电流可降至额定电流的5~6倍。
(2) 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过负荷。但电压升高和存在高次谐波时,将产生过电流。标准规定,过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30%。
(3) 电容器的内部故障较多,容易引起电容器成批鼓肚损坏,甚至发生爆炸起火。
根据补偿电容器的上述运行特点,其保护装置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当连接补偿电容器的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将电容器从运行电网中切除,使其得到保护,并防止事故扩大。
(2) 当补偿装置内部发生故障或运行不正常时,能将其全部或部分切除,使事故局限于设备内部,不致波及其他电气设备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三十、 “自激”现象
采用并联电容器对电动机进行个别补偿时,如果电容器的容量足够大,则在电动机动除电源后,由于惯性作用,电动机将继续运转一定时间。此时电容器将供给电动机励磁电流,反过来电机又发出电力对电容器充电,这种电磁振荡现象就叫做“自激”。
电动机发生自激时,将产生一定的过电压,对电容器造成危害。如果将自激中的电动机再接入电网,会造成对电动机和所连接的传动机械的严重冲击,甚至会损坏设备。
为了避免这种“自激”现象,对工作惯性转矩较大的电动机(如起重机和水泵用电动机),应尽量不采用个别补偿方式,而应限制补偿容量,使之低于电动机空载运转所需无功功率的90%,并小于电动机额定负载下进行无功补偿所需的无功功率值。必要时可采用并联阻抗来限制“自激”的发生。
三十一、 移相电容器在电网电压超过其额定电压10%时规定
移相电容器的介质损失与电容器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
P=2πfCU<sup>2</sup>tgδ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电压(U)升高时,介质损失将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地增大。如果电容器长时间超过额定电压,将严重发热,使其绝缘老化或击穿。
此外,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内部的油浸纸绝缘也会因局部游离而老化,电压愈高,老化愈快,寿命也愈短。
所以规程规定,当电网电压长期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10%时,应使电容器退出运行。
三十二、 电容器的允许过电压标准
过电压对电容器的危害很大。通常,电容器的寿命与过电压的幅值、作用时间、频次和环境温度有关,所以规程规定了电容器的允许过电压标准。
三十三、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处理故障电容器,首先应断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和上、下隔离开关(对熔断器则取下熔体管),然后进行人工放电。此时,即使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的停运电容器也不例外,因为它们仍可能带有部分残余电荷。放电时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相连,然后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如果电容器的故障属于内部断线、熔体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则其两极间还可能有残余电荷。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残余电荷不会在自行放电和人工放电之后消失,因此检修人员在接触这些电容器之前,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短接电容器的两极进行放电。此外,对串联接线的电容器也应单独进行放电。
三十四、 使用补偿电容器应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
实行电容补偿可以有效地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而且补偿电容器是一种静态设备,价格低廉,能耗小,安装维修也比较简单。因此,电容补偿装置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电容补偿装置固有的运行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否则,会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这些安全问题包括:
(1) 移相电容器的电气元件是用绝缘油或其他绝缘液体浸渍的,因此对安装环境有严格的要求。
(2) 电容器是储能元件,在投入或切除时会产生过电压和涌流,因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3) 电容器受热、受电击穿易爆炸起火,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规程和监视制度,并完善防火防爆措施。
(4) 运行中的电容器易受高次谐波的影响,过电压和过负荷均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
(5) 电容器对系统运行电压有严格要求,在过电压时其内部元件常发生极间击穿事故,因此,要求实行可靠的内部故障防护。
三十五、 装有电容器组的变电所全所停电时,必须断开电容器组
当全所停电时,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出线断路器都已断开。而一旦来电,从恢复送电到各回路段送出负荷需有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母线电压可能较高。如果电容器组的断路器未断开,则该电容器组将承受较高的电压,这对电容器是不利的。
此外,当空载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很可能与电容器发生共振,从而引起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
三十六、 对并联电容器应进行哪些项目的试验
关联电容器的试验项目包括:
(1) 测量两极对外壳的接地电阻 一般用2500伏兆欧表进行测量。
(2) 测量电容值 该值不得超过制造厂实测值的10%。
(3)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5%。
(4) 进行冲击合闸试验 至少在电网额定电压下进行三次冲击合闸试验,试验过程中熔体不应熔断,保护装置不应动作,电容器组的各相电流之差不应超过5%。
(5) 进行预防性试验 有关试验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有试验条件的单位可参照上表规定电压进行试验。
三十七、 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的方法
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一般是测量两极间的绝缘电阻和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由于无论是两极间或极与外壳间都有电容存在,所以摇测时应注意摇测方法,以防止损坏兆欧表。
测量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选用1000伏兆欧表;测量高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先用2500伏兆欧表。
测量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摇测前应将电容器外壳及时充分放电。
(2) 兆欧表先不接电容器端子,待摇至额定转速后才将其与电容器端子触碰,并同时记时,分别读取15秒和60秒时的绝缘电阻值。然后在继续保持额定转速的情况下,再从电容器端子上取下摇表线,不得在接线未取下前就停止摇表,以免电容器放电烧坏兆欧表。
本文关键字:电容器 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上一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