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合器一重合器的配合
几个重合器的串联配合随动作方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可能的方式有:仅由串联掉闸线圈控制的重合闸;串联掉闸线圈和电压闭合线圈控制的重合闸;电子或微处理机控制的重合闸。对于前者,必须研究其时间一电流特性曲线。而对于后两者,除研究其时间一电流特性外,还须考虑其重合闸间隙时间。
如果数个串联掉闸线圈控制的重合闸的时间一电流特性相差大于12周波,它们即可配合动作。若它们的特性差小于2周波,这些重合器将同步动作。若特性差在2至12周波之间,其配合不能完全保证。串联掉闸线圈重合器之间的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线圈大小有差别,但特性曲线相同,快和慢动作顺序相同。
2.线圈大小相同,特性曲线相同,但快和慢动作顺序不同。
3.组合的线圈大小、特性曲线和快慢动作顺序的配合。
对于串联掉闸线圈和电压闭合线圈的重合器的配合也须研究它们的时间一电流特性,当其特性差仅为8周波时,即可保证这些重合器的配合。因其电压闭合线圈由线路供电,远重合器必须有相电压才能闭合,所以重合器的重合闸必须先于或同时于远重合器的重合闸。
就电子重合器而言,应全面了解其所有动作特性,如:最小掉闸值,时间一电流特性,相和地的掉闸顺序,重合闸间隙和复位时间等等。最小掉闸值一般随与变电站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使相和地的掉闸顺序及其值不同,时间一电流特性仍然可以是相同的。此外,必须保证8周波的特性差,重合器最少应有一次快动作,以保证重合器之间的线路不受暂时性故障的影响。
使用辅助装置可以简化电子重合器的配合。当使用合理时,若远重合器外侧出现故障电流,顺序配合附件则能够防止重合器快动作的掉闸。电子重合器具有重合闸后复位的特点,其间歇为10至15秒,这点对于雷击时高机率的暂时性故障特别重要。
重合器一熔断器的配合
重合器一跌落保险器的配合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重合器负荷侧的熔丝配合,另一种为电源侧的熔丝配合。为了实现完好的配合,必须研究这两种熔断器的特性。
对于重器负荷侧的熔断器,重合器必须检测其与熔丝共同保护范围内的全部故障电流。一般地讲,若重合器有两次快动作,再有两次慢动作,即可取得最好的配合。重合器的第一次快动作可清除80%至85 %的暂时性故障,第二次快动作可清除其余的5%至10%,而第三次重合闸之前,熔丝熔断,切除顽固性或永久性故障。
理论上,跌落保险器的熔丝的特性曲线应位于重合器的快和慢特性曲线之间。在实践中特性曲线交点之间的区域即是配合区间。对于两交点之间的所有电流,重合器和熔断器都能良好地配合。在选择重合器负荷侧的保护熔丝时,有两条原则可循:
1.熔断器最小熔断时间必须大于重合器快动作分闸时间与倍率的乘积。倍率“K”随重合闸间隙和重合闸动作顺序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为1.2~1.35之间。
2.如果重合器的动作顺序整定为两次或更多次的慢动作,则熔断器的最大熔断时间不应大于重合器的最大慢分闸时间。
在配合的研究中,需要考虑重合器负荷侧的故障电流,因此,有必要根据变压比改选熔丝的特性,即根据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电压之比。就同类特性的熔丝而言,可按下列条件考虑。对于重合器所在位置的最大故障电流,变压器电源侧的熔丝最小熔断时间必须大于重合器慢特性的平均分闸时间,其值由特定系数确定。
重合器—继电器控制油断路器的配合
当断路器为后备装置和重合器为远装置时,一般使用此种方式。由于断路器在继电器打开几周波后才打开,所以在配合中主要是研究继电器特性,而不是断路器的分闸特性。继电器复归时间一般比较长,如果在继电器完全复归前再次出现故障电流,它就促使继电器由未完全复归位提早到达打开点。
在继电器特性曲线图(图2)上叠加一条重合器积累特性曲线,便可判断其配合的可能性。重合器的积累特性曲线表示,在故障条件下完整的掉闸动作过程的时间,即;对于通过重合器的任意值故障电流,重合器每次动作直至重合器闭锁的掉闸总时间。它取决于重合器的类型和动作顺序。如果这两条曲线不相交,且重合器特性曲线低于继电器特性曲线,则配合实现。
若要达到更精确的配合,则须研究继电器和重合器的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些都与总配合效果有关。为此,有必要了解继电器的打开时间和复归时间。对于远重合器的每次动作,从继电器行程中减去继电器复归时间,为使下行线路重合器与后备继电器控制断路器配合运行,继电器行程时间之和减去复归时间之和必须小于继电器打开时间。
结束语
重合器和分段器在隔离故障线路段的措施中是很有价值的工具,它们可以保证配电线路的高连续性供电,重合器和分段器与其它种过电流保护断路装置的联合使用和配合易于实现。如果一个配电系统准备扩展,只要自动线路重合器得到合理的应用和配合,即可实现预期的系统可靠性。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基础,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上一篇:BIOS排除内存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