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灾期间,发生了两起由于保护软件缺陷及原理缺陷导致的不正确动作事故。一起是1月27日PSL602GW保护软件缺陷造成500kV安八线八河侧保护在线路区外故障时误动;另外一起是2月1日CSL101A保护原理缺陷造成贵州220kV干东I回线路区内发展性故障时保护拒动。
2.5 部分系统外电厂继电保护基础管理较薄弱
冰灾期间,发生了两起因为系统外电厂值班员误投退保护压板导致的不正确动作事故。一起是由于保护载波通道与光纤通道压板标签相反,导致在光纤通道中断拟退出光纤通道时误将载波通道压板退出,造成线路纵联保护失去全部通道从而在故障时拒动的事故;另外一起是由于误投闭重三跳压板,导致线路单相故障时三跳不重合。这两起事故暴露出部分系统外电厂继电保护基础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薄弱环节。
3 今后坚持与改进要点
3.1 继续强化保护配置。
冰灾期间因装置缺陷或保护通道的影响,导致部分保护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对于配置了3套保护的运行可靠性则显著提高。兼顾西电东送线路长时间大负荷运行、检修时间短的特点,每条线路宜配置3套保护。此外,此前推行的具备双通道接入功能的保护装置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一个通道中断另外一个通道正常时仍可以保证纵联保护运行,今后要继续加强此种配置方式。目前正在与生产厂家研究开发光纤差动保护与纵联距离合二为一的新装置,以便利用电信光缆或载波机进行纵联距离保护的运用。
3.2 继续强化保护通道配置。
电网结构日益复杂,电网稳定对故障切除时间的要求较高,纵联保护的投入对保证故障快速切除和优化后备保护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纵联保护的投入依赖于保护通道的时时可用。建议在增强光缆本身强度的同时,继续加强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保护提供多个迂回路由,提高可靠性。在重覆冰地区考虑适当增加载波通信方式。短期内新建扩建500kV线路宜开通保护载波通道。
3.3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管理。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缺陷统计和管理,为运行管理和配置选型提供依据。开展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标准化设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反措。
3.4 继续强化系统外电厂继电保护的基础管理。
应加强新设备投产验收以及定值、压板投退管理,特别是对系统外电厂值班员加强应知应会基本技能的培训。
3.5 进一步加强系统后备保护的配合。
冰灾期间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出现了多条线路跳闸停运和线路高频保护退出的现象,此时为保电网、保设备安全,后备保护的作用很关键。应进一步重视和优化系统后备保护的配合关系,特别是重视在电网特殊(或紧急)方式时后备保护的配合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方案,继电保护提高了电网抵御冰灾能力,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还要居安思危,进一步从技术、管理、工作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总结抗灾保电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抓紧落实措施,提高应急能力;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应急机制,如广东、海南防台风,广西、贵州防冰灾,云南防地震。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电工技术,电工技术 - 电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