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学习布线-制版技术线路板装配中的无铅工艺应用原则 正文
线路板装配中的无铅工艺应用原则

线路板装配中的无铅工艺应用原则

点击数:7249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4:2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布线-制版技术

    这两种合金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并各具特点,相比之下Sn/Ag/Cu合金的液相温度更低(虽然只有4℃),而Sn/Ag合金则表现出更强的一致性和可重复制造性,并已在电子业界应用多年,一直保持很好的可靠性。有些主要跨国公司已经选择共晶Sn/Ag合金进行评估作为无铅替代方案,大多数大型跨国公司也开始对Sn/Ag/Cu合金作初步高级测试。

实测评估结果

     波峰焊评测 将99.3Sn/0.7Cu合金装入标准EleCTRovert Econopak Plus波峰焊机进行测试,这种波峰焊机配备有USI超声波助焊剂喷涂系统、Vectaheat对流式预热和“A”波CoN2tour惰性系统。测试在两种无铅印刷电路板上进行:带OSP涂层的裸铜板和采用浸银抛光的裸铜板(Alpha标准),两种电路板都采用固态含量2%且不含VOC的免清洗助焊剂(NR300A2)。另外作为对照,将同样的电路板在相同设备上采用相同条件进行焊接,只是焊料用传统63Sn/37Pb合金。

通过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采用99.3Sn/0.7Cu合金,则有必要对波峰焊机进行惰性处理以确保得到适当的润湿度,但不需要对波峰焊机或风道进行完全惰性处理,用CoN2tour公司的边界惰性焊接系统即已足够。

    使用99.3Sn/0.7Cu焊接的电路板外观与用63Sn/37Pb合金焊接的电路板没有区别,焊点的光亮程度、焊点成型、焊盘润湿和通孔上端上锡情况也基本一样。

    与Sn/Pb合金相比,Sn/Cu合金的桥接现象较少,但由于测试的条件有限,因此对这一点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99.3Sn/0.7Cu合金在260℃温度条件下焊接非常成功,在245℃条件下也没有问题。

    采用Sn/Cu合金的几个星期内铜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之所以关注这一问题,是因为铜在锡中的溶解度很低,而且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在大批量生产中,电路板的铜吸收情况与用Sn/Pb合金时相同。

    印制和回流焊评测 针对Sn/Ag和Sn/Ag/Cu合金开发了一种新的助焊剂,以便在更高回流焊温度下得到较好的润湿效果,因为回流焊温度较高时(比常规回流焊温度高20℃)要求助焊剂中的活性剂应具备更高的热稳定性。另外如果在空气中工作,回流焊温度较高还可能使普通免清洗助焊剂变色,所以这种助焊剂对高温要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在95.5Sn/4.0Ag/0.5Cu合金中使用UP系列焊锡膏时,即使空气温度达到240℃,它也不会变为棕色或琥珀色。

    UP系列焊锡膏在印刷测试中表现非常好,测试时采用的是MPM UP2000印刷机,印刷条件包括6mil厚激光切割网板、印刷速度25mm/秒、网板开口间距16~50mil以及接触式印刷,焊膏印出的轮廓非常清晰且表现出良好的脱模性能。另外这种焊锡膏在中止印刷后(停放超过一小时)再开始使用时无需进行搅拌,其网板使用寿命在8小时以上,粘性也可保持8小时。

    回流焊采用Electrovert Omniflo七温区回焊炉,在空气环境下进行焊接。回焊曲线如图1,从图中可看出温度在200秒时间里以近似线性的速率上升到240℃,温度高于熔点(221℃)的时间为45秒。

得出结论如下:


UP系列焊锡膏95.5Sn/4.0Ag/0.5Cu 88-3-M13表现出良好的印刷性。

无铅焊锡膏能提供良好的粘力且能保持足够的时间。

对测试板而言,95.5Sn/4.0Ag/0.5Cu合金所需的240℃最高温度是可以接受的。

回流焊无需氮气也能取得很好效果。

焊点光亮度好,与标准Sn/Pb合金相同。

助焊剂残留物外观(颜色及透明度)比采用Sn/Pb合金及普通助焊剂在标准热风回流焊(峰值温度220℃,高于183℃的时间为45秒)后的情形好得多。

润湿和扩散特性与Sn/Pb标准合金相同。

    当使用没有阻焊膜的裸FR-4板子时,过高的回流焊温度会使线路板出现严重变色(变深),浅绿色阻焊膜会使变色看起来较轻,中/深绿色阻焊膜则使变色基本上看不出来。

    有些元件经高温回流焊后会出现变色和氧化迹象,将这种无铅焊料用于两面都有表面安装器件的电路板上时,建议在回流焊后再安装需作波峰焊接的底面SMD器件,以免过度受热影响可焊性。

    用UP系列96.5Sn/3.5Ag合金进行的测试所获结果相似,只是回流温度提高了3~5℃。
其它特性

    选择一种简单普通二元合金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已经完成了大量测试且已被广泛接受,如96.5Sn/3.5Ag合金已在某些电子领域应用了很长的时间。95.5Sn/4.0Ag/0.5Cu现正接受同样严格的测试,并在一些地方显示出非常相似的性能和优点。


    福特汽车公司对使用Sn/Ag合金的测试板和实际电子组件进行了热循环试验(-40℃~140℃),已完成全面热疲劳测试研究,另外他们还将无铅组件用于整车中,测试结果显示Sn/Ag合金的可靠性与Sn/Pb合金相差无几甚至更好。摩托罗拉公司也已经完成了Sn/Ag和Sn/Pb合金的热循环和振动研究,测试表明Sn/Ag合金完全合格,其它OEM厂商在各自的Sn/Ag和Sn/Ag/Cu合金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Sn/Ag和Sn/Pb在导电性、表面张力、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等各方面所取得结果大致相当(见表3)。

本文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无铅焊接工艺,其基本内容包括:


    对焊锡膏应用而言,可将95.5Sn/4.0Ag/0.5Cu或96.5Sn/3.5Ag合金与UP系列助焊剂配合使用。

    对波峰焊应用而言,焊锡条可使用99.3Sn/0.7Cu合金。

    对手工/机器焊接而言,焊锡线可使用99.3Sn/0.7Cu合金。
虽然上述方案还未能达到研究无铅替代方案工程师们所确定的每项目标,但基本上能令人满意,该方案最大限制在于96.5Sn/3.5Ag合金所要求的回流焊温度比Sn/Pb合金的要高20~30℃,因此回流焊对元件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元器件供应商应与电子装配厂密切合作以解决高温回流焊带来的种种问题。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替代方案推出,这里讨论的系统最大价值在于其它复杂系统可以根据它提供的标准进行参照比较。在考察更加复杂的系统之前,应多问下面一些可以定量回答的问题:

焊锡膏

1. 新的合金系统是否能将回流焊温度降至与Sn/Ag合金差不多的程度(Sn/Ag合金最低回流焊温度为240℃,而95.5Sn/4.0Ag/0.5Cu合金的最低回流焊温度则为235℃)?

2. 与Sn/Ag或Sn/Ag/Cu合金相比,金属和焊锡膏的成本如何?

3. 合金中各材料有没有技术参数限制?各材料在技术参数范围内变化时其固相和液相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何?

焊条

1. 合金的成本如何?与Sn/Cu合金比较哪一个更贵?

2. 合金是否具有Sn/Cu合金所没有的优点?

为什么要采用无铅方案?

    在谈论健康和安全问题时,人们一般考虑两个因素——危害和危险。危害是指某物质存在毒性以及食入、吸入或吸收后对人体的影响,危险更多是指采取正确预防措施后材料的安全性或者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铅是一种有毒物质,人体吸收了过量的铅会引起铅中毒,摄入低剂量的铅则可能对人的智力、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影响。在评定铅的危险性时,通常是通过调查饮食或呼吸摄入的可能性。就电子业而言,一般正常条件下铅不会达到使其气化的温度,因此这方面的危险无法定量测出,只能通过监测确定。

    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包括在保养波峰焊锡炉和清理残渣时戴上面罩,在有铅区域禁止抽烟,尽可能减少在工作区摄入铅的可能性。另外当接触焊锡膏、焊条、焊线等含铅物体后,务必在吃饭、饮水和抽烟之前清洗双手,彻底消除摄入铅的可能途径。

    一般地说,从铅吸收来源来看食入铅的危险要高于呼吸吸入,所以应强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在含铅的区域严禁饮食和抽烟以将危险降到最低。事实证明,只要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在工作场所使用铅还是相对较为安全的。

    既然在电子工业中使用铅的危险如此之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还在考虑彻底消除铅的使用呢?其实主要的担心是含铅材料的处置问题,如印刷线路板等。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那些被作为垃圾处理的废印刷电路板在埋入地下后,其中所含的铅可能会从电路板渗出进入地下水,继而流入我们的饮用水之中。

    目前存在一些技术争论,主要围绕铅从PCB渗出的可能性以及饮用水可接受的含铅量(如果确实含铅)应该低于多少。

无铅立法是否即将出台?

    立法过程的政策性很强,因此很难预知,例如目前美国国会就尚未采取积极的立法措施来限制在电子工业中使用铅。由于电子业所用的铅在人类铅使用总量中仅占非常小的份额,而且电子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非常重要并呈增长趋势,因此对电子工业限制用铅会遇到很大阻力。此外所有无铅焊料的替代品都会增加电子制造成本,一些地区关于无铅焊料的研究还没有开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此的立法可能会削弱本国电子制造业的竞争力。

     欧洲则在推动无铅立法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欧盟计划进行一项投票表决,要求2004年1月之前在除车用和某些特殊场合之外的所有电子产品中禁止用铅,荷兰和瑞士则早已实施了有关电子废料的法令。

    亚洲方面已有国家就电子废料的回收利用问题发表声明。日本电子产业开发协会和日本电子封装研究所在1998年1月制定了无铅方案的研究原则与计划,有些OEM厂商已经成功开发出回收利用方法,索尼、东芝、松下、日立和NEC等大公司也已承诺将遵守日本的法律,于2001年在某些电子产品中实现无铅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线路板  布线-制版技术电子学习 - 布线-制版技术

《线路板装配中的无铅工艺应用原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