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兆欧表由ZC-7、ZC-11、ZC-25等型号。兆欧标的额定电压有250、500、1000、2500V等几种;测量范围由50、1000、2000M欧姆等几种。
(一)兆欧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兆欧表主要由作为电源的手摇发电机 ( 或其他直流电源 ) 和作为测量机构的磁电式流比计( 双动线圈流比计 )组成。测量时,实际上是给被测物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其通过的泄漏电流,在表的盘面上读到的是经过换算的绝缘电阻值。
兆欧表的测量原理如图 1-11-6所示。在接入被测电阻 Rx 后,构成了两条相互并联的支路,当摇动手摇发电机时,两个支路分别通过电流 I1 和 I2 。可以看出
考虑到两电流之比与偏转角满足的函数关系,不难得出
α =f(Rx)
可见,指针的偏转角α仅仅是被测绝缘电阻 Rx 的函数,而与电源电压没有直接关系。
图 1-11-6兆欧表的测量原理
(二)怎样正确使用兆欧表
在兆欧表上有三个接线端钮,分别标为接地 E 、电路 L 和屏蔽 G 。一般测量仅用 E,L 两端,E 通常接地或接设备外壳,L 接被测线路,电机、电器的导线或电机绕组。测量电缆芯线对外皮的绝缘电阻时,为消除芯线绝缘层表面漏电引起的误差,还应在绝缘上包以锡箔,并使之与 G 端连接,如图 1-11-7 所示。这样就使得流经绝缘表面的电流不再经过流比计的测量线圈,而是直接流经 G 端构成回路,所以,测得的绝缘电阻只是电缆绝缘的体积电阻。
图 1-11-7电缆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三)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注意事项
(1) 测量前应正确选用表计的规范,使表计的额定电压与被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相适应,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一般选用500~1000V的兆欧表,500V以上的电气设备选用2500V兆欧表,高压设备选用2500~5000V兆欧表。
(2) 使用兆欧表时,首先鉴别兆欧表的好坏,在未接被试品时,先驱动净欧表,其指针可以上升到"∞"处,然后再将两个接线端钮短路,慢慢摇动兆欧表,指针应指到"0"处,符合上述情况说是兆欧表是好的,否则不能使用。
(3) 使用时必须水平放置,且远离外磁场。
(4) 接线柱与被试品之间的两根导线不能绞线,应分开单独连接,以防止绞线绝缘不良而影响读数。
(5) 测量时转动手柄应由慢渐快并保持150r/min转速,待调速器发生滑动后,即为稳定的读数,一般应取1min后的稳定值,如发现指针指零时不允许连续摇动,以防线圈损坏。
(6) 在雷电和邻近有带高压导体的设备时,禁止使用仪表进行测量,吸有在设备不带电,而又不可能受到其他感应电而带电时,才能进行。
(7) 在进行测量前后对被试品一定要进行充分放电,以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
(8) 测量电容性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应在取得稳定值读数后,先取下测量线,再停止转动手柄。测完后立即对被测设备接地放电。
(9) 避免剧烈长期震动,使表头轴尖、宝石受损而影响刻度指示。
(10) 仪表在不使用时应放在固定的地方,环境温度不宜太热和太冷,切勿放在潮湿、污秽的地面上。并避免置于含腐蚀作用的空气附近。
通信设备的良好接地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交换机、光端机、计算机等电信网络中精密通信设备更是如此。设备使用的地线通常分为工作地(电源地)、保护地,防雷地,有些设备还有单独的信号地,以将强、弱电地隔离,保证数字弱信号免遭强电地线浪涌的冲击,这些地线的主要作用有:提供电源回路、保护人体免受电击,此外还可屏蔽设备内部电路免受外界电磁干扰或防止干扰其他设备。
设备接地的方式通常是埋设金属接地桩、金属网等导体,导体再通过电缆线与设备内的地线排或机壳相连。当多个设备连接于同一接地导体时,通常需安装接地排,接地排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接地桩,不同设备的地线分开接在地线排上,以减小相互影响。
通常,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地小,设备说明书上应给出对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的接地电阻包括了从设备内地线排到机房总地线排连线电阻、总地线排至接地桩的电阻、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以及彼此间的连接电阻,通常情况下,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是其中最主要的可变部分,除地阻外的其它部分总电阻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小于1Ω。
接地电阻测试仪是检验测量接地电阻的常用仪表,也是电气安全检查与接地工程竣工验收不可缺少的工具,进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接地电阻测试仪也渗透了大量的微处理机技术,其测量功能,内容与精度是一般仪器所不能相比的。目前先进地电阻测试仪能满足所有接地测量要求。运用新式钳口法,无需打装桩放线进行在线直接测量。一台功能强大的地阻测试仪均由微处理器控制,可自动检测各接口连接状况及地网的干扰电压、干扰频率,并具有数值保持及智能提示等独特功能。
(一)测量原理
手摇式地阻表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测量仪表,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点式电压落差法,如图1-11-8所示。其测量手段是在被测地线接地桩(暂称为X)一侧地上打入两根辅助测试桩,要求这两根测试桩位于被测地桩的同一侧,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距被测地桩较近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Y)距离被测地桩20米左右,距被测地桩较远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Z)距离被测地桩40米左右。测试时,按要求的转速转动摇把,测试仪通过内部磁电机产生电能,在被测地桩X和较远的辅助测试桩(称为Z)之间“灌入”电流,此时在被测地桩X和辅助地桩Y之间可获得一电压,仪表通过测量该电流和电压值,即可计算出被测接地桩的地阻。
(二)使用方法
(1)测量接地电阻前的准备工作及正确接线
① 地阻仪有三个接线端子和四个接线端子两种,它的附件包括两支接地探测针、三条导线(其中5m长的用于接地板,20m长的用于电位探测针,40m长的用于电流探测针),如图所示。
② 测量前做机械调零和短路试验,将接线端子全部短路,慢摇摇把,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返回零位,这时指针盘零线、表盘零线大体重合,则说明仪表是好的。按图接好测量线。
(2)摇测方法
①选择合适的倍率。②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均匀地摇动仪表的摇把,旋转刻度盘,使指针指向表盘零位.③读数,接地电阻值为刻度盘读数乘以倍率。
(三)使用地阻仪的注意事项
(1)二人操作;(2)被测量电阻与辅助接地极三点所成直线不得与金属管道或邻近的架空线路平行;(3)在测量时被测接地极应与设备断开;(4)地阻仪不允许做开路试验。
(一)测量原理
钳形地阻表是一种新颖的测量工具,它方便、快捷,外形酷似钳形电流表,测试时不需辅助测试桩,只需往被测地线上一夹,几秒钟即可获得测量结果,极大地方便了地阻测量工作。钳形地阻表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可以对在用设备的地阻进行在线测量,而不需切断设备电源或断开地线。通常,一个常见的分布式接地系统可以被表示为图2所示的电路。
电路中E和I旁的圆环表示钳形地阻表的环形卡口,Rx为被测地线桩的地阻,R1、R2 ...Rn为分布式接地系统中其它接地点的地阻。该图可以进一步等效为图3。测量时,钳形地阻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其前端卡口(内有电磁线圈)所构成的环向被测线缆送入一恒定电压E,该电压被施加在图3所示的回路中,地阻表可同时通过其前端卡口测出回路中的电流I,根据E和I,即可计算出回路中的总电阻,即:
E/I=Rx+ 1/(1/R1+1/R2+ ... +1/Rn)
1/(1/R1+1/R2+ ... +1/Rn)为R1、R2 ... Rn并联后的总电阻在分布式多点接地系统中,通常有Rx>> 1/(1/R1+1/R2+ ... +1/Rn), “>>”意为“远远大于”假设上述条件成立,则被测地阻Rx=E/I。
事实上,钳形地阻表通过其前端卡环这一特殊的电磁变换器送入线缆的是1.7kHz的交流恒定电压,在电流检测电路中,经过滤波、放大、A/D转换,只有1.7kHz的电压所产生的电流被检测出来。正因这样,钳形地阻表才排除了商用交流电和设备本身产生的高频噪声所带来的地线上的微小电流,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也正因为如此,钳形地阻表才具有了在线测量这一优势。实际上,该表测出的是整个回路的阻抗,而不是电阻,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相差极小。钳形地阻表可即刻将结果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当卡口没有卡好时,它可在LCD上显示“open jaw”或类似符号。
由于钳形地阻表的特殊结构,使它可以很方便地作为电流表使用,很多这类仪表同时具有钳形电流表的功能。另一方面,虽然钳形地阻表测试时使用一定频率的信号以排除干扰,但在被测线缆上有很大电流存在的情况下,测量也会受到干扰,导致结果不准确。所以,按照要求,在使用时应先测线缆上的电流,只有在电流不是非常大时才可进一步测量地阻。有些仪表在测量地阻时自动进行噪声干扰检测,当干扰太大以致测量不能进行时会给出提示。
(三)钳形地阻表测量注意事项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钳形地阻表和手摇式地阻表的测量原理完全不同。手摇式地阻表在使用时,应将接地桩与设备断开,以避免设备自身接地体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手摇式地阻表可获得较高的精度,而不管是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系统;对于钳形地阻表,其最理想的应用是用在分布式多点接地系统中,此时应对接地系统的所用接地桩依次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然后进行对比,对测量结果明显大于其它各点的接地桩,要着重检查,必要时将该地桩与设备断开后用手摇式地阻表进行复测,以暴露出不良的接地桩。
在单点接地系统中应慎用钳形地阻表,从它的工作原理中可以看出:钳形地阻表测出的电阻值是回路中的总电阻,只有Rx>>1/(1/R1+1/R2+ ... +1/Rn)时,该阻值才近似于我们要测的接地桩地阻,而这个条件,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单点接地系统中是不满足的。对于已埋设好而尚未与设备连接的开路接地桩,其地阻根本不能用该仪表进行测量。钳形地阻表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是否单点接地,被测地线是否已与设备连接,有无可靠的接地回路。
开路接地桩,不能测量;接地回路不可靠,测量结果不准确(偏高)。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我局F150模块局验收中,我们曾使用这种仪表进行接地线地阻检查,(设备已开通运行)如图4所示。
我们用钳形地阻表分别在A、B、C三处进行测量,发现许多局地阻偏高,尤其是C位置,许多局超过50Ω,有些局高达120Ω,于是开始怀疑测量结果不准确,后用老式的三点式测试法进行复测证实了这一点。图4为典型的单点接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MDF架除地线外只有架底膨胀螺丝接地,膨胀螺丝插入室内地面不足10cm,其接地电阻必然很大,在C位置测得的回路总电阻其中包含此电阻,此时钳形地阻表工作原理中所提的假设条件不能满足,故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偏差。
2.注意测量位置,选取合适的测量点
选取的测量点不同,测得的结果是不同的,如在图4中的A、B、C三点测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而且差别很大,根据钳形地阻表的工作原理,这不难理解,这就要求在使用中要对测量点的选取加以注意。测量有时会遇到无处可夹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暂断开原地线连线,临时接入一段可夹持的跳线进行测量。
3.注意“噪声”干扰
一、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1)定义: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的交流分量通过国际电联规定的电话衡重网络(A)后测得的杂音电压值。
(2)使用仪表:
QZY11型高低频杂音测试仪
(3)测量方法:
按图5—10接好测试电路
图5—10 杂音电压测试接线图
1)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预热20分钟后即可进行稳定测试;
2)测量前应先进行仪器自校,将频段开关置于测试的频段上,阻抗开关置75Ω,调节调零电位器,使仪表指示∞;再将阻抗开关置于自校,调节自校电位器,使表针指示0dB。以后每转换一次频段测试前,应重复以上过程,方能保证每一频段的测量精度。
3)按下平衡测量按钮a/b,阻抗开关置600Ω。电平转换开关置+40dB频段开关置电话加权。时间常数开关置200ms,将测试线接人平衡输入插座,串人大于10μF的隔直电容器。
4)将测试线接人直流屏的输出段,调节电平转换开关使表针指出清晰的读数,记下指针的读数与电平转换开关的读数的代数和,即为衡重杂音电压值,应小于2mV。
二.宽频杂音电压
(1)定义: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一定频宽内的交流分量的方均根值。
(2)测试用仪表:
QZYll高低频杂音测试仪
(3)测试方法:
测试接线见图4-52
在上述测试衡重杂音电压后,将阻抗开关置75Ω,电平转换开关置+10dB,测试线接同轴输入插座,频段开关分别置于3kHz~150kHz档,150kHz~30MHz档,改变电平转换开关的灵敏度,直到表头指示出清晰的读数、测试值应为表头的读数与电平转换开关读数的代数和。(在电磁干扰严重的环境下测试时,测试线两端应并入0.lμf的无极性电容。)
三.峰—峰值杂音电压
(1)定义:整流设备输出电压中交流分量的峰一峰值。
(2)测试用仪表:
示波器(20MHz)
(3)测试方法:
测试接线见图5—11
图5-11 峰—峰值杂音电压测试图
在直流配电屏输出端并接0.1μF直流无极性电容器,电容器两端以绞线平衡接人示波器探头,示波器须与市电隔离,其机壳应悬浮。测量时,示波器的水平扫描速度应低于0.5s,使被测峰—峰值杂音电压波形清晰稳定时读出。
四.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1)定义:整流配电设备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中各个频率的准峰值。它分四个频段进行测量,即:
3.4~150kHz≤5mV
150kHz~200kHz≤3mV
200kHz~500kHz≤2mV
500kHz~30MHz≤1mV
(2)使用仪表:
选频表或频谱分析仪
(3)测量方法:
测试接线见图5—52将杂音计换成选频表
1)打开选频电平表的电源开关,待仪表工作正常后,进行校准;首先校准“零”点,然后再校准满度;
2)将选频表的输人衰减倍率旋钮放在适当位置;
3)将频段开关旋钮放在3.4kHz~150kHz范围内;
4)将选频表的输入电缆线接在直流配电屏的输出端;
5)慢慢旋转频率微调旋钮,使表头指针指在最大的位置上,如果表头无指示,则应减小
输人衰减量,如果表头指针已达满度则应增加输入衰减量。杂音电压的数值应等于表头的指示数加上衰减量。
6)用同样的方法,将频段选择开关旋到(150kHz~200kHz)、(200~500kHz)、(500kHz~30MHz)频率段进行测量,即能测出各频段任一频率的杂音电压值。
上一篇: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