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维修资料维修技术扩声系统故障检修技法 正文
扩声系统故障检修技法

扩声系统故障检修技法

点击数:7108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8:51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维修技术

  专业音响系统是集中了电子技术中的声、光、电、磁和机械技术相互配合的一体化系统,是“高精尖”级的产品。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因此专业音响检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音响检修人员来说,判断故障部位往往比修复工作更加困难,可以说是“七分判断,三分修理”。
  
  扩声系统的故障判别一般包括“问”、“看”、“听”、“测”四步。

  “问”就是不急于开机检查,而是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要对音响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以及使用等情况有所了解,还要询问故障发生的过程、现象以及原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看”就是指在询问的基础上,不通电,但要对扩声系统进行查看,看有无异常的地方,例如接插件松动、断裂或设备中有明显的烧痕等。
  
  “听”就是在“问”和“看”之后,通电试听,检查故障状况与用户反映的现象是否一致,并注意那些出现异常的部位。放音效果是扩声系统技术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通过“听”音,可以直接了解故障的实际表象。
  
  “测”是指借助于电子仪器,检测音响电路的技术参数(如电压、电阻等),并与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比较,来查找故障的原因。
  
  将以上四个步骤进行归纳,可以总结出直接检查法和测量法等基本的判别方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直接检查法
  
  直接检查法是指不借助仪器,而是通过检修人员的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去发现故障的一种方法。
  
  (1)眼看
  
  观察系统的工作状态,按键、旋扭是否在正确位置或有无损坏;各设备的显示屏指示是否正常。打开所怀疑的音响设备,看内部接插件是否脱落;印制板、集成电路是否有断裂损坏;晶体管、电容、电阻有无烧痕,是否爆裂、松动、开焊、相碰。通电时,系统和设备内有无冒烟和打火现象等等。
  
  (2)耳听
  
  开机通电,细听机内有无爆裂声,电机和走带机构有无不正常的噪声,电源变压器有无较大的交流声,系统有无啸叫及嗡嗡声。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原因及大概部位。
  
  (3)鼻嗅
  
  嗅系统和音响设备内部有无烧焦的气味,有无高压放电的臭氧味。
  
  (4)触摸

  在通电状态下,用手触摸电路板上的元件。检查有无虚焊、开焊、松动、断裂现象,检查接插件是否接触良好。通电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设备外壳和电源变压器、电源大功率管、电机驱功集成电路及其它一些可疑零件是否发热。但此项检查要注意安全。
  
  2.测量法
  
  测量法是指利用仪器对出现故障的系统和音响设备的电路进行检测,是检修扩声系统和设备电路的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各级设备,可以查明系统的静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为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提供依据。
  
  (1)测电压法
  
  采用测电压法的关键是要知道被测部位的正常电压值,如放大器电源的交直流电压、调音台的48V幻象电压、音响设备信号连接处的线路电平等。最好事先准备好已标明电压值的系统图,会对提高检修效率有帮助。如果图纸上未标电压值,可根据系统或电路原理图进行计算。
  
  (2)测电阻法
  
  是指用万用表直接在系统中测量设备、部件之间和对地的电阻值,以发现和寻找故障部位,如音箱输入阻抗、传输电缆的电阻等。使用此种方法,一定要在不通电状态下进行。在实际检测中,不用把设备从系统上拆卸下来,可直接在系统上测量音响设备性能的好坏。但是,被测设备是接在整个系统电路中的,所以用万用表测得的阻值,反映的是被测支路和所并联的外部支路的总阻值。一般来说,总的等效电限值小于被测支路阻值。
  
  3.信号注入法和波形观察法
  
  信号注入法和波形观察法是利用专用测试光盘、音频信号发生器、跟踪示波器、毫伏表等检测仪器,对扩声系统和音响整机进行检修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检查音响系统的动态故障既快速又准确。
  
  (1)信号注入法
  
  信号注入法是将信号源产生的各种的测试信号注入到所检修的扩声系统和整机电路中,再通过扬声器的反应声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采用信号注入法进行故障检查时,应遵循从后级往前逐级检查的顺序。测试信号注入到某级,故障现象出现,就表明故障部位在此处。为了迅速找到故障部位,需要注意分析、判断故障可能涉及的部位或设备。然后,利用分段注入信号的方法,大体确定故障范围,分片分段进行检测,逐步缩小故障范围,就能很快找到故障。信号注入法适用于对整个扩声系统故障的检查。
  
  (2)波形观察法
  
  波形观察法即是指按照系统中信号流程的顺序,用示波器逐级观察信号波形的检测方法。通过测出信号的宽度、幅度及周期等参数,将检测结果与系统给出的波形及参数进行比较,即可查出故障部位。波形观察法是从前向后逐级进行检测的,如前面音响信号源设备的输出信号正常,测到后面的调音台输出信号不正常,故障就可能发生在调音台处。
  
  总之,信号注入法和波形观察法是利用测试仪器查找电路故障,不仅能提高检修速度,还能减少设备的损坏,有些不易发现的潜在故障也能在检测中及时解决。

  4.旁路法
  
  当怀疑某一件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时,有时可以将信号越过这一级设备,直通后级,使这一级设备旁路(By-Pass),观察故障是否消除。这种检查方法便是旁路法。
  
  旁路法可用于判断确定噪声、交流声、失真以及无声故障发生于哪一级设备。例如,扬声器中发出的声音明显失真,经检查确认调音台、功放均无问题;而怀疑是均衡器有故障时,可将均衡器旁路,若失真消失,则可断定是该级故障。又如系统完全无声,经检查,怀疑是压限器损坏。将压限器从系统中去掉,接成调音台-均衡器-功放的形式,若故障消失,扬声器中发出声音,则可断定是压限器损坏。
  
  许多设备(主要是声音处理设备)都有旁路开关,利用这个开关就可以将此设备旁路,判断出设备是否有故障。有时设备上的旁路开关并不能把该设备旁路,原因是这些设备的旁路开关只有在电源正常时才能起作用。此时,可调整接线,越过该设备,实现旁路检查。
  
  5.断路检测法
  
  断路检测法就是采用断开扩声系统的某一环节,或者拆卸某一设备来缩小故障范围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扩声系统存在短路的故障检测。

  把系统分割,消除与故障有关设备的影响,以此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判断出故障所在。例如,直流保险管熔断,说明负载电流过大,导致了电源输出电压下降。要首先搞清是哪一路电流大,可将电流表串在直流稳压电源的保险管座处,然后把有疑点的设备断开,观察总电流的变化。如果断开后电流恢复到正常值,就可以判断故障就在此设备中。
  
  使用断路检测法要在不影响其它设备的前提下确定断开某台设备,以免损坏其它设备,造成系统损坏等严重后果。对一些高电压、大电流的系统,不要随便断开设备,以免损坏其它系统。例如,若随便断开压限器,会对后级的功放造成危险。因此,在使用断路检测时要谨慎行事。

  6.代换检测法
  
  代换检测法就是用性能良好的插接件或一台好的音响设备来代换有故障的插接件和设备,以此来判断原插接件或设备的好坏的方法。
  
  扩声设备一般都按两个声道的方式配置。虽然并不一定采用立体声方式扩音,但由于设备是两路对称的,最常用的“替代法”可将左右两路设备互换,来判断故障所在。例如发现设备左路输出有严重失真,换到某级时,发现是右路出现失真,便可确定该级存在故障。此方法在修理音响设备及系统时常常用到。例如话筒的音量下降、卡侬插接件内部断路、功放局部短路等等,使用代换检测法能较快的找到其故障。
  
  需要注意的是所代换的设备要与原来的规格、性能相同,不能用低性能来代替高性能的,也不能用小功率设备来代换大功率设备,防止烧坏系统和整机设备。使用代换检测法要十分小心,不可盲目更换,在代换中也要避免接错连线或短路其它设备,否则非但不能找到故障,还可能扩大其故障范围,甚至损坏扩声系统。

  7.跳级检测法
  
  所谓越级检测,实际上就是不逐级进行检修,而是越过故障系统中的某一级或几级,直接检查怀疑有故障的某一级设备。这种方法对检修无声或声音小的故障整机特别适用。如果有扩声系统有正常屏幕显示,而无声音发出,可结合信号注入法,分几部分的检测,即可快速找出其故障所在部位。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维修技术维修资料 - 维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