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电子知识资料仪器仪表读写器智能电表软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正文
智能电表软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智能电表软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点击数:7410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6:23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仪器仪表读写器

    一、前言

    智能电表的设计,由于微控制器的引入,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由于电源等引入的干扰可能导致程序指针跳飞,从而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诸如电量数据的丢失、改变或死机等。像家用电脑和普通仪器仪表对死机等现象是允许的,可以通过人工复位,重新设置等手段来恢复,求长年连续的挂网运行,如果运行中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均要求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噪声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多数智能电表都应保证在干扰较强的现场运行,因此如何提高智能电表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其在规定条件下正常运行,以及防止仪表内部产生的噪声对外部的辐射,是智能仪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

    二、硬件抗干扰设计

    在智能电表研制的初期,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电表带上电感性负载(比如电扇)时,在电扇快速插拔的瞬间,容易导致智能电表中单片机数据的丢失或死机。如果从设计上不能把智能电表的抗干扰问题解决好,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1)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实践证明,系统失效和硬件损坏大都是由各种干扰引起的,而90%以上的干扰来自于电源。可见这种来自电源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应充分考虑电源对单片机的影响。电源做得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的好坏。目前有以下几种电源可供选择:第一种阻容分压式,它采用简单的电阻电容分压、滤波。但这种电源稳压性能差、电源波动大、带负载能力小、电网干扰极易串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第二种开关电源,这种电源稳压性能好、纹波小,但成本较高且对外界电网干扰比较严重,也不宜采用。第三种线性电源,这种电源由220V经交流变压、整流、滤波及稳压得到,稳压性能好、隔离特性好,价格适中,在目前应用广泛的多用户电表设计中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对这种电源的抗干扰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电源变压器的设计,要使其空载电流尽可能小,以降低整表功耗。增加变压器的容量,能使干扰脉冲的数量和幅度有所减少,而变压器的容量受电表空间的限制,变压器又不能太大。

    2. 在电源变压器的初级串联一个电源滤波器,比如采用“双绕组扼流圈”的滤波线路,它对高频干扰信号阻抗很大,使整个电子系统与供电网之间得到一定程度的高频隔离,对于外界空间电磁场的干扰,也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在各相交流电源的进线端,并联一个压敏电阻(MOV),其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在过压时形成一个低阻的分流器,从而可以防止被保护电路两端的电压进一步上升;当浪涌电压过后,电路电压恢复到正常工作电压,压敏电阻又恢复到高阻状态。

    4. 在为主处理器提供电源之前的三端稳压器前,并接一个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对后面的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当TVS两端经受瞬间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成为低阻抗器件,吸收大电流,从而把它两端的电压钳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保护后面的电路元件不因瞬态高电压的冲击而损坏。

    5. 在变压器一次侧采取磁珠和电容组成的丌型滤波方法,对高频干扰起作用,但对几百赫兹以内的低频干扰作用却很小。综上所述,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选择不同的抗干扰措施。

    (2)电源检测及看门狗电路

    分析及实践表明,对来自电网的干扰不仅要采取硬堵的办法,还要采取容错措施。使用电源检测及看门狗电路的目的,就是当电源电压出现干扰脉冲或单片机受干扰程序运行异常时,产生一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复位。看门狗电路实质上是一个单稳电路。当程序运行正常时,单片机定时给单稳电路输入触发信号,使单片机输出保持暂稳态:当干扰异常时,单片机不能给触发信号,单稳输出回到稳态引起单片机硬件夏位:看门狗不仅对来自电网方面的干扰起作用,而且对来自空间等其他方面的干扰也起作用。然而如果没有电源检测电路,只有看门狗电路,在电网干扰下,即使不带电感性负载,当电源快速合闸时,也有可能导致死机。实践证明,采用电源检测及看门狗电路之后,死机观象得到了有效地克服。

    (3)串行E2PROM的选择

    因为电表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在掉电时以及在因干扰导致单片机复位时,智能电表中的主要数据和参数不丢夫,存储器的选择上要有所考虑。使用并行存储器.虽然有速度快的特点,但读写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从而造成错误。而采用串行E2PROM存储器时,其读写时序相当严格,受到干扰出错的几率就小得多。

    (4)布线布局上的抗干扰设计

    在用电负荷很小时,220V的电压与几个μV的小信号会共集于一块电路板上,如果电源布局不当,有用信号会被噪声所淹没,以多用户电表为例,在布线布局上的抗干扰措施有:

    1. 电源与控制分两块板。在多用户智能电表中分三部分:电源板,主机控制板和电能采集传感器板。电源板包括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等。控制板包括微处理器、显示驱动、看门狗电路、串行E2PROM、电能脉冲采集等。电能采集传感器板包括A、B、C三相上各用户的电能采集模块及其外围电路。对变压器的设计要求其漏磁要小,一般其空载电流不大于10mA,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可变换变压器位置改变磁场方向,减小漏磁对小信号的影响。

    2. 印刷电路板应有良好的绝缘性,绝缘电阻大于1011ΩV。在电路设计中,必须严格保证强电与弱电的隔离,除了电路有直接连接外,100V以上的强电印刷布线与弱电印刷布线距离应大于4—5mm。数字地与模拟地应通过一点方式连接来提高抗干扰性能。

    3. 在每个印刷电路扳入口处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并接退耦电容。并接的电容应为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10~100μF)和一个0.01~0.1μF的非电解电窖,电路板上的大中规模IC要并接一个0.0lμF一0.1μF高频电容,以减小IC对电源的影响。注意高频电容的布线,连线应靠近电源端并尽量粗短,否则,等于增大了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会影响滤波效果。

    4. 印刷线走线要科学,高压走线尽量短,尽量远离小信号走线。对于电能采集传感器板的印刷板布线要求一面走线.另一面铜铂既作电磁屏蔽用、又作地线用,以减少干扰信号。除了要根据电流大小,尽量加大导线宽度外,采取使电源线、地线走向与数据信息传送方向一致,将有助于增强抗噪声的能力。布线时避免小于90度折线,减少高频噪声发射。不要在印制板上留下空白铜箔层,因为它们可以充当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因此可将它们接地以减小电磁干扰。

    5. 在线路无法排列或只有绕大圈才能走通的情况下,干脆用绝缘“飞线”连接,而不用印刷线,或采用双面印刷“飞线”或阻容元件直接跨接。

    6. 对印刷板上容易受干扰的信号线,不能与产生干扰或传递干扰的线路长距离平行铺设。必要时可在它们之间设置一根地线,以实现屏蔽。

    当然,这些布线与布局的抗干扰设计一般不能由自动布线软件来实现,必须有设计者亲自参与并设计有关电路。



www.55dianzi.com

    三、软件抗干扰设计

    在提高硬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软件抗干扰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除了采取硬件抗干扰方法外,还要采取如下软件抗干扰措施。

    (1)指令冗余技术

    当指针受到干扰出现程序跑飞时,可能会出现将操作数数值改变及将操作数误当作操作码的情况。当“跑飞”到某双字节或三字节指令的操作数上时,会将操作数当作操作码,程序将出错,因此可在双字节和三字节指令之后插入两个或三个单字节NOP指令,这可保证其后的指令不被拆散。对程序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指令(如浸水使柔软、RETI、ACALL、LCALL、LJMP、JZ、JNZ、JC、.INC等)和对系统工作状态起重要作用的指令(如SETB、EA等)之前插入两条NOP指令,可保证跑飞程序迅速纳入轨道;或者在其后面重复写上这些指令,以确保这些指令的正确运行。

    (2)软件陷阱

    当微处理器受到各种干扰时,若PC指针跳到非程序区,可能会陷入某种循环不能跳出。如果循环中无清WDT指令,在给定看门狗定时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 WDT起作用,将PC指针复位,工作恢复正常。如果循环中包含了清WDT的指令,则产生死机。对于后者可在非程序区放置软件陷阱加以解决。

    软件陷阱有三条指令组成:

    * NOP

    * NOP

    * LJMP EER

    安排软件陷阱的位置有:

    1. 未使用的中断区。如果设计的智能电表未使用全部的中断向量区,则可在剩余的中断区安排软件陷阱,以便能捕捉到错误的中断。

    2. 未使用的大片EPROM空间。对于单片机未编程的空间,其初始值为OFFH。OFFH对51指令来说,相当于单字节指令MOV R7,A。当程序跑飞入该区后,不仅无法迅速入轨,而且破坏R7的内容。因此在该区每隔一段地址设一个陷阱,就一定能捕捉到跑飞的程序。

    3. 在表格的最后安排陷阱。注意表格中不应被放入。

    4. 在程序区。前面曾指出,跑飞的程序在用户程序内部跳转时可用指令冗余加以解决,也可以设置一些软件陷阱,能更有效地抑制程序跑飞。可以将陷阱指令放置在各模块之间的空余单元里。在正常运行中不执行这些陷阱指令,一旦程序跑飞落入这些陷阱区,马上将乱飞的程序拉入正确轨道。由于软件陷阱都安排在正常程序执行不到的地方,故不会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所以在EPROM容量允许的条件下,这种陷阱多一点为好。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智能电表  仪器仪表读写器电子知识资料 - 仪器仪表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