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通信技术天线天线分集技术改善自屏蔽效应 正文
天线分集技术改善自屏蔽效应

天线分集技术改善自屏蔽效应

点击数:7741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2:16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天线

    图4是针对16-QAM和R=1/2回旋编码模式(12Mbit/s)进行模拟与计算,适用于独立、分布相同的Rayleigh衰退信道模型。位错误率在Viterbi解码之前(如软解映射之后)或之后确定。

图4、Rayleigh衰退通道的单天线和双天线接收性能

    前文中的图形着重在接收路径,数字连结必须要能以较低的时延传输大量资料。服务通道中的单点传播操作要求较短的回馈循环。在传输路径上,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确保分开的两个基带芯片之间具有固定时延,发送回圈分集技术要求输出信号时间保持一致。

    在所有汽车中导入C2X通信,可扩展性在技术上将是一大挑战。性能、天线位置、收发器和服务数量为互相牵制的参数,致使无法达成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Cohda软件和量产IC的原型产品,能满足前述OEM要求,可支持所有天线配置,并支持分集和非分集模式下的单信道与双信道信号处理。通过软件方式,实现有/无天线分集情况下的双信道接收或单信道接收的灵活部署,且支持运行时模式切换。

    分集模式部署可通过同轴电缆或数字连结电缆达成。使用数字电缆时,必须注意所用的数字界面类别。原型中使用的是非标准接口,以进行概念验证。有鉴于EMC、 汽车认证等原因,建议使用标准接口,以执行大吞吐量负载(如以太网、USB)。更重要的是数字接口上的时延是固定的,且数值较小。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技术  天线通信技术 - 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