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论
USB接口的驱动程序编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上述程序仅在仿真器上运行通过,无法实地调试,其中必然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USB接口本身是并不是为智能仪表开发的,作为批量数据传输用的USB总线在智能仪表上使用显得有些复杂。在更高性能的通用型总线出现以前,为了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使用USB还是一个性价比较好的方案。本系统只使用了USB的部分功能,付出的软硬件资源代价却与一个完整功能的USB传输系统没有多大区别。如果能开发出一种比USB总线更简便易用的通用型总线,那一定会引起智能仪表的革命。实际上,现在用驱动程序完成的工作完全可以用纯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不过目前而言,代价必然较大。如果能找到一个方法来直接控制USB接口各个引脚的电平,那么即使用中规模集成电路也可以完成同步串行通讯的工作,遗憾的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本人始终没有发现这种方法,涉及USB协议以及计算机主板上相关控制器的最底层内容仍然无法洞悉。
参考文献
[1] 周立功.PDIUSBD12固件编程与驱动开发[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2
[2] 萧世文.USB 2.0 硬件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3] 郭军义.微机电力参数交流采样技术[J.农村电气化,1999
本文关键字:接口 综合-其它,单片机-工控设备 - 综合-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