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单片机-工控设备51单片机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设计 正文
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设计

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设计

点击数:7415 次   录入时间:03-04 11:43:15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51单片机
    

      由于工作电压通常是恒定的,因此经常通过减小平均电流来降低系统的总功耗,平均工作电流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荷量,对一个系统来说,其总的运行时间应该被分为两个部分——高效工作期与低功耗休眠期,如图1所示,高效工作期的工作电流偏大,而休眠期的电流非常小,平均工作电流是系统在这两部分时间的总电荷量与时间相除所得的平均值,因此如果想减小平均电流值,唯有通过两种方法解决——缩短高效工作期的时间或减小高效工作期的峰值电流,设计者应该尽量从这两方面着手设计系统,以达到降低总功耗的目的。

高效工作期与低功耗休眠期

       2.2 设计一个低功耗的休眠模式

       可以通过设计低功耗休眠模式,令系统在非工作期一直处于低消耗状态,从而达到减小整个系统工作电流的目的。休眠模式可以通过将电源管理模式设定为空闲或停止状态来实现,通常会设定空闲模式,因为该模式更容易被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在休眠模式下应该关闭所有不需要的外围设备,并配置休眠模式的时钟为外部振荡器,因为外部振荡器能够禁止内部振荡器的振荡,并能以非常低的时钟基准进行振荡,这里有两个可选的振荡器:36.728kHz晶振与单电容模式外部振荡器。

       外部电容模式振荡器消耗的功耗比晶振低,但没有晶振精确。其优势在于能够使钟控外围设备(如定时器)的频率低度低于10kHz,同时由于其组成只包含1个电容,相比于晶振的2个装载电容及1个电阻器结构,能够节省PCB板的空间,若在设计中使用了高频晶振,则可将装载电容连接到XTAL2引脚,作为外部振荡器使用,并可在C模式下为休眠模式提供一个较低频率的时钟。

       2.3 设计一个高效运作模式

       高效运作模式的设计应该以尽可能缩短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为标准,使得系统能够尽快地恢复到休眠模式,模式的设计包括调整工作电流的峰值以及时钟频率,以减小高效工作期间的总电荷量,通常在高效工作模式下使用内部振荡器,更有益于系统总功耗的降低。

       下面以ADC采样为例,比较、分析两种设计中系统功耗的消耗率情况。

       片上温度传感器以10Hz速率采样,系统的外部晶振连接到XTAL与XTAL2之间,定时器2每100ms溢出产生一个中断,将系统从空闲模式唤醒。当系统被激活后,系统捕捉ADC采样数据,然后重新返回空闲模式,直到下一个中断发生。

       由于该系统是电池供电,因此系统应尽量减少每次A/D采样所消耗的电荷,由于电荷量是一段时间内电流的总量,因此可以通过缩短采样时间或减小采样时的峰值电流来节约能量。也就是说,在捕捉ADC采样数据时,系统可以选择转换到3MHz的内部振荡器,在短时间内使用大的电流,或是用外部32kHz的晶振作为系统振荡器,使单片机在长时间内使用较小的电流值。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了两种设计,一种设计是在采样时一直采用外部32.768kHz晶振作为系统时针基准,另一种设计是在采样时将振荡器转换到内部振荡器,以缩短A/D转换的时间,两个系统在不采样时都处于同样的空闲模式。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单片机  51单片机单片机-工控设备 - 51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