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五五电子网电子知识机械设备技术交底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正文
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点击数:7226 次   录入时间:03-04 11:50:32   整理:http://www.55dianzi.com   技术交底
④在每层开挖过程中、大的降雨降雪等使基坑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都需进行观测,并及时做好记录。 ⑤观测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根据观测方案及时观测并整理结果,绘制变形曲线。 5.3基坑排水 (1)集水坑排水 基坑开挖中,水流较弱,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集水坑排水。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内,排出坑外。集水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渗水的情况而定。排水设备的能力宜大于总渗水量的1.5~2.0倍。 (2)井点降水 ①井点降水法适用于粉、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井点类别的选择,宜按照土壤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深度以及工程特点而定 降低土层中地下水位时,应将滤水管埋设于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中。井点管的下端滤水长度应考虑渗水土层的厚度,但不得小于1m。 ②井管的成孔可根据土质分别用射水成孔、冲击钻机、旋转钻机及水压钻探机成孔。井点降水曲线至少应低于基底设计标高0.5m。井点的布置应随基坑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等要求而定。 ③降水过程中做好沉降及边坡位移观测,确保水位降低区域内建筑物的安全。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应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维护和检修,保证降水效果,确保基坑表面无集水。 ④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或回填井点,防止人畜坠入。 (3)帷幕法排水 帷幕法是在基坑边线外设置一圈隔水幕,用以隔断水源,减少渗流水量,防止流砂、突涌、管涌、潜蚀等地下水的作用。方法有深层搅拌桩隔水墙、压力注浆、高压喷射注浆、冻结围幕法等,采用时均应进行具体设计并符合有关规定。 5.4基坑检查 基坑开挖到设计基础底高程后,采用人工清除坑底松土,铲平凸超部分,修正边坡,进行基底检验。基坑检验合格后,应立即施工基础,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1) 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进行测量,对基底进行放样,测设基础底面中心十字线、轮廓线和基坑底高程。桩点应设置牢固,并挂线以备检查。 (2)对基底地质情况进行复核,并进行相关的土工试验,检查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对基底虚土和积水情况进行检查,是否满足基底处理和排水的要求。 (4)做好相关的施工记录及试验资料 5.5 模板施工 (1)施工用模板采用2m×1.5m或其它规格的定型钢模拼装成,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项荷载。采用Φ50钢管作为模板的横、竖加劲肋。模板内侧用预制的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于承台钢筋与模板间,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外侧用型钢或方木与基坑壁撑紧,保证位置准确。在模板四周用Φ50钢管搭设脚手架,便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2)模板间的接缝处用双面胶带贴密实,不得产生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平整光滑,并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模板上的重要拉杆采用螺纹钢杆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可以采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 (3)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加以检查。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记录。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A.模板的高程、位置及几何尺寸。 B.模板、支架、支撑、等结构的牢固程度。 C.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和高程。 D.隔离剂涂刷情况。 (4)模板、支架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表5-4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返工。 (5)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木模板是否用水湿润,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否则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5.6钢筋工程 (1)钢筋的下料及加工在钢筋加工场进行,然后运至施工场地内。钢筋的品种、规格与设计图纸相符后进行制作,下料时力求准确。钢筋在加工前必须调直,表面的铁锈、浮皮、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2)在绑扎钢筋前,先进行基础的平面位置放样,在垫层混凝土面上标出每根底层钢筋的平面位置,准确安放钢筋。钢筋绑扎时,在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直径0.7~2.0mm铁丝交错扎结(呈八字形)。安装钢筋网时要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不得变更保护层的厚度。基础钢筋网置于基础底面上,保护层、钢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3)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布置要相互错开,呈梅花形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垫块数量不少于3个/m2,重要部位还需要进行加密。  (4)竖向增设一些钢筋作为基础顶面钢筋的支承筋,保证每层钢筋的标高,以免钢筋网的变形太大。 (5)在绑扎承台网钢筋时,将墩身的钢筋预埋,预埋时注意接头错开,预埋件的位置采用型钢定位架定位,确保预埋位置,经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 5.7冷却管及测温元件的安装 当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须设置冷却水管以降低水化热。并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测温元件。 ⑴冷却管采用钢管焊接,接头采用钢接头,拐角处采用弯头。先将钢管按冷却管安装图下料及拉丝并运至现场,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位置安装,接头处先涂上油漆再拧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堵管及通水过程中漏水。安装完毕后,进行试通水,检查管路通水正常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⑵须布置测温元件的,在钢筋及冷却管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时将元件安装固定在设计位置,保证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将导线沿钢筋引出承台顶面一定高度,用胶布包裹导线端头,避免弄脏。同时,引出的导线要逐一编号,便于温度监测。 ⑶冷却水管的布置 ①冷却水管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布置,如设计未作明确要求,则采用Φ50mm钢管,布置间距为80cm。 ②冷却管的布置考虑以下原则:能保证各层冷却管能独立通水,且拆模不影响通水;每层要分多根独立管道,缩短冷却路径,以使砼冷却均匀;能根据测温结果调节各管路通水量。 ③抽水循环冷却,通水时间从砼覆盖底层冷却管开始,以后根据测温结果调节通水量直至停水。 5.8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①明确结构分层分块的浇筑顺序和钢筋的预埋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作业指导书  技术交底机械设备 - 技术交底

《明挖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